第311章 柳绿荷初绽,手作迎初夏(2/2)
终於到了研学团来的那天。大巴车刚停在村口,孩子们就兴奋地跳下车,好奇地打量著村里的景象——蓝染布在院子里晾晒,竹编灯笼掛在路边,荷塘里的荷隨风摆动。“哇!这里的荷好漂亮!”“那个布的顏色好好看!”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苏晚带著孩子们走进手作工坊,给他们介绍各个手作区域。“接下来两天,大家会在这里体验蓝染、竹编和木艺,做出的作品都能带回家哦!”苏晚话音刚落,孩子们就欢呼起来,纷纷围到自己感兴趣的区域。
蓝染区里,王婶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块白色方巾和几根橡皮筋:“大家先把方巾折起来,用橡皮筋扎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扎得越紧,染出来的纹越清晰。”孩子们立刻动手,有的扎出荷,有的扎出星星,还有的扎出小动物,王婶在一旁耐心地指导,帮他们调整橡皮筋的鬆紧。
竹编区里,周师傅拿著竹条演示:“大家先把这三根竹条固定好,当作荷的茎,再把这些细竹条绕著茎编瓣,像这样……”孩子们跟著学,虽然有的竹条编得歪歪扭扭,但每个人都做得很认真,周师傅也不著急,逐个帮他们调整。
木艺区里,陈爷爷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块打磨好的木勺粗坯和一张砂纸:“大家顺著木纹打磨,把木勺的边缘磨光滑,注意不要磨到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拿著砂纸打磨,有的孩子磨得手都酸了,却还是坚持著,陈爷爷在一旁看著,眼里满是欣慰。
中午,张婶端来了热乎的饭菜,孩子们围坐在荷塘边的桌子旁,吃著荷叶鸡、炒藕片,喝著荷粥,脸上满是满足。“这荷叶鸡太香了!”一个小男孩一边吃一边说,“比我妈妈做的还好吃!”张婶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下午的课程继续,孩子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染好的蓝染方巾、编好的竹编荷掛件、打磨好的小木勺。每个孩子都拿著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向同伴展示,有的还互相交换作品当纪念。
晚上,手作分享会开始了。临时搭建的分享台上掛满了孩子们的作品,竹编灯笼亮了起来,映得作品格外好看。孩子们轮流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和製作过程,有的孩子还分享了自己对老手艺的看法:“以前觉得老手艺很无聊,今天体验了才知道,原来做手作这么有趣,我以后还要学!”
分享会结束后,孩子们还在院子里玩起了游戏,有的追著跑,有的坐在竹编椅子上聊天,有的拿著手机拍照,整个村子都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
许朗和苏晚站在一旁,看著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温暖。“你看,孩子们多喜欢这里。”苏晚轻声说,“说不定以后,他们中间会有人爱上老手艺,成为手作的传承人。”
许朗点点头,目光望向荷塘里的荷。月光下的荷泛著微光,像一个个温柔的精灵。“这只是开始。”许朗说,“以后会有更多的研学团来,更多的人会知道清溪村的老手艺,咱们的手作故事,会一直讲下去。”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了,村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手作工坊的灯还亮著,王婶、周师傅、陈爷爷、张婶还在收拾白天的工具,脸上却满是笑容。他们知道,这次研学团的到来,是清溪村手作文化传播的新一步,而未来,还有更多的美好在等著他们,在等著这片满是荷香和温情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