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非遗展上绽光彩,清溪美名传县域(2/2)

“这竹编屏风的工艺很精湛,荷塘图案编得很有层次感,能看出手艺人的功底。”一位头髮白的评委摸著屏风说,“而且融入了当地的荷塘特色,有地域辨识度,很难得。”

另一位评委则拿起蓝染披风:“这蓝染的顏色很均匀,染色工艺很扎实,上面的荷刺绣也很精致,既有传统蓝染的韵味,又有创新的设计,符合现代审美。”

许朗连忙上前,向评委们介绍:“这些都是咱们清溪村村民手工製作的,竹编是周师傅做的,蓝染是王婶做的,木勺是陈爷爷做的,还有桂荷糕,是张婶用村里的纯天然食材做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手作,把清溪村的文化和老手艺传承下去,也带动村里的发展。”

评委们听了连连点头,一位评委笑著说:“你们做得很好!不仅传承了老手艺,还结合了旅游和电商,让老手艺『活』了起来。现在很多老手艺都面临传承难题,你们的模式值得推广。”

评选结果在下午公布,清溪村的竹编屏风获得“最佳工艺奖”,蓝染披风获得“最佳创意奖”,小木勺礼盒获得“优秀展品奖”。当主持人念出清溪村的名字时,许朗他们激动地互相拥抱,王婶甚至红了眼眶:“没想到咱们村的手作能拿这么多奖,太不容易了!”

领奖台上,周师傅接过“最佳工艺奖”的证书,手有些颤抖:“谢谢大家认可我的竹编手艺!我会继续编下去,教更多年轻人学竹编,把这门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清溪村的竹编。”

王婶拿著“最佳创意奖”的证书,笑著说:“以后我会在蓝染里融入更多新元素,做出更特別的產品,让清溪村的蓝染走出县城,走向更远的地方!”

展会结束后,清溪村的手作彻底火了。不少媒体过来採访,还有更多的合作商找上门,有想代理蓝染產品的,有想定製竹编屏风的,还有想跟陈爷爷合作木艺文创的。张婶的桂荷糕也收穫了不少订单,网店的“非遗展限定套餐”销量暴涨,连村里的民宿都被提前预定到了下个月。

返程的车上,大家都还沉浸在获奖的喜悦中。林溪看著手机上的订单信息,兴奋地说:“咱们的网店今天卖了两百多单!还有好多人问什么时候再开体验课,咱们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许朗笑著说:“这只是个开始,以后咱们还要参加更多的展会,把清溪村的手作推向更大的舞台。等回到村里,咱们就办个庆功宴,让全村人都高兴高兴,再跟大家说说接下来的计划,比如扩大手作生產,增加体验课的种类,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

苏晚点点头,看著窗外掠过的风景,眼里满是憧憬:“咱们还要把清溪村打造成『非遗传承基地』,让更多人来这里学老手艺,了解老手艺。以后,提到清溪村,大家想到的不仅是荷塘,还有咱们的蓝染、竹编、木艺,还有那份藏在手艺里的温暖。”

车子驶回清溪村时,村口已经围满了村民,大家手里拿著彩旗和鲜,笑著迎接他们回来。“恭喜你们获奖啦!”“清溪村的手作真棒!”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喜悦中。

王婶、周师傅、陈爷爷被村民们围在中间,大家都爭著看他们的获奖证书,听他们讲展会上的故事。张婶则忙著给大家分桂荷糕:“大家尝尝,这是咱们参展的荷糕,以后咱们的荷糕要卖到全国各地去!”

夕阳下,清溪村的荷塘泛著金光,手作工坊的竹编招牌在风中轻轻晃动。许朗和苏晚站在人群中,看著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温暖。他们知道,清溪村的老手艺,终於在县域的舞台上绽放了光彩,而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在等著它们,等著这个满是荷香和温情的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