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工坊落成迎宾客,手作传情暖人心(1/2)
清溪荷韵·第304章 工坊落成迎宾客,手作传情暖人心
秋阳透过薄雾洒在清溪村时,村东头的手作工坊终於迎来了落成之日。朱红色的木门上掛著周师傅亲手编的竹编门帘,帘上缀著的小竹片刻著“荷”“韵”二字,风一吹便发出清脆的碰撞声;院子里的遮阳棚下,王婶的蓝染方巾、周师傅的竹编掛件、陈爷爷的小木勺整齐地摆放在竹製展架上,靛蓝、翠绿、原木色交织在一起,满是清溪村的烟火气。
许朗和苏晚早早便在工坊门口等候,林溪举著手机直播,镜头扫过工坊里忙碌的身影——李婶正给蓝染布喷水保湿,阿明帮陈爷爷摆放木艺工具,村里的年轻姑娘小婷则在竹编区整理竹条,脸上带著紧张又期待的笑容。
“家人们早上好!今天是咱们清溪村手作工坊的落成日,等下会有体验课开放,大家可以看直播学做简易蓝染方巾,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预约线下体验哦!”林溪对著镜头挥手,弹幕瞬间热闹起来,“哇!工坊看著好有感觉”“想学蓝染!主播快教”“下个月去清溪村,能预约周爷爷的竹编课吗”。
正说著,村口传来汽车喇叭声,第一批预约体验课的游客到了。为首的是一对带著孩子的夫妻,妻子手里还拿著列印好的清溪村攻略:“请问这里是手作工坊吗?我们预约了今天的蓝染体验课。”
苏晚连忙上前迎接:“是的!欢迎你们!先跟我来登记,等下王婶会教大家染方巾,工具都已经准备好了。”她领著游客往登记台走,台上放著印著荷塘图案的体验课手册,还有提前泡好的荷茶,“大家先喝杯茶歇会儿,人到齐了咱们就开始。”
没过多久,体验课的游客就到齐了,一共十二个人,有带著父母来的年轻人,有结伴而行的闺蜜,还有独自来旅行的姑娘。许朗站在院子中间,笑著说:“欢迎大家来清溪村手作工坊!今天的体验课分为蓝染、竹编、木艺三个区域,大家可以自由选择,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们的工作人员。”
话音刚落,游客们就各自散开。带孩子的夫妻选了蓝染区,小姑娘拉著妈妈的手,好奇地看著桌上的蓝布:“妈妈,我们真的能把布染成蓝色吗?”王婶笑著蹲下来,拿起一块白色方巾:“当然啦!等下阿姨教你扎染,你可以在布上扎出喜欢的图案,染出来会特別好看。”
另一边,竹编区也围满了人。周师傅坐在竹编架前,手里拿著竹条演示:“编竹篮要先固定底架,竹条要摆整齐,力度要均匀,这样编出来的篮子才结实。大家先跟著我学编篮底,有不懂的隨时问。”游客们纷纷拿起竹条跟著学,有个阿姨手有点笨,竹条总跑偏,周师傅耐心地帮她调整:“別急,慢慢来,刚开始学都这样,多练几次就会了。”
木艺区里,陈爷爷正教大家打磨小木勺。他拿起砂纸,演示如何打磨勺柄:“打磨的时候要顺著木纹磨,不然会留下划痕,磨到摸起来光滑没有毛刺就行。”独自旅行的姑娘听得认真,手里的砂纸慢慢移动,偶尔抬头问:“陈爷爷,这样磨对吗?”陈爷爷凑过去看了看,笑著点头:“对!学得真快,再磨一会儿就能完工了。”
林溪一边直播一边帮游客拍照,看到有游客染好的方巾出锅,连忙凑过去:“哇!这个荷图案染得好漂亮!快对著镜头展示下。”游客举著方巾笑:“多亏了王婶教得好,第一次染就能做成这样,太有成就感了!”弹幕里满是羡慕,“做得真好!我也想染”“主播能不能多拍点竹编区,想看看周爷爷编的荷”。
中午的时候,体验课告一段落,游客们拿著自己的作品,兴奋地互相展示——染好的蓝染方巾、编到一半的竹篮、打磨好的小木勺,每个人脸上都带著满足的笑容。张婶推著小推车来送午饭,车上放著荷叶鸡、荷糕、荷叶粥,还有刚做好的凉拌藕片:“大家快尝尝咱们村的特色菜,吃饱了下午继续体验!”
游客们围坐在遮阳棚下的竹编桌椅旁,吃得讚不绝口。带父母来的年轻人给妈妈夹了一块荷叶鸡:“妈,你不是说想吃农家菜吗?这个荷叶鸡太香了!”阿姨咬了一口,点头说:“確实好吃!比城里饭店做的还地道,等下我要问问张婶,能不能买些荷糕带回家。”
张婶笑著说:“当然可以!咱们的荷糕已经真空包装好了,网店也开了,要是带不下,网上下单就能送到家。”她说著拿出手机,给游客看网店页面,“你看,这是荷糕,这是荷叶粥,还有咱们村的莲子干,都是纯天然的,放心吃。”
下午的体验课更热闹了。蓝染区的游客开始学绣荷纹,王婶拿著针线演示:“绣荷要先勾勒瓣轮廓,针脚要密一点,这样纹才饱满。”竹编区的游客跟著周师傅学编荷掛件,小小的竹片在手里翻飞,不一会儿就有了荷的雏形。木艺区的游客则在陈爷爷的指导下,在小木勺上刻简单的图案,有刻星星的,有刻月亮的,还有刻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