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自媒体传韵,老手艺焕新(1/2)
清溪荷韵·第302章 自媒体传韵,老手艺焕新
自媒体博主林溪的视频剪得又快又巧,隔天傍晚就发在了社交平台上。视频开头是晨光里的荷塘,碎钻似的露珠滚落荷叶,紧接著镜头一转,村口竹编拱门下的银铃隨风轻响,王婶的蓝染裙、张婶的荷叶鸡、陈爷爷的老木桌一一入镜,最后定格在夜晚满塘飘荡的荷灯上,配文写著“在清溪村,把荷香与时光都穿在身上、尝进嘴里”。
视频发出去还不到两小时,评论区就热闹起来。有人问“蓝染披风怎么买?想定製一件”,有人留言“老房探秘项目每天都有吗?下周想带爸妈去”,还有网友调侃“荷叶鸡看得我流口水,老板能不能开外卖”。林溪抱著手机给许朗发消息:“许哥,评论区都快炸了,好多人问怎么去清溪村!”
许朗刚和苏晚整理完新一批民宿订单,看到消息忍不住笑:“多亏你把咱们村拍得这么好,要是方便,能不能在评论区回復下交通和预约方式?”林溪秒回:“早安排上啦!我还把文化节手册拍了照片附在评论区,大家一看就懂。”
这边消息刚聊完,王婶就攥著手机急匆匆找过来,手里还捏著几张纸条:“许朗、小晚,你们快看!刚才有好几个外地客人打电话来,说看了视频想订蓝染服饰,我都记下来了,这可咋整?我一个人做不过来啊!”
苏晚凑过去看纸条,上面记著客人要的款式、尺寸,还有交货时间:“王婶您別慌,咱们可以找村里其他会针线活的婶子帮忙,您负责教她们绣荷纹,分工合作肯定快。再说,咱们还能推出『简易款蓝染方巾』,不用复杂刺绣,染好底色就能卖,既能满足客人需求,也能减轻您的负担。”
王婶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法子?我这就去找李婶、赵婶她们商量,明天一早就开工!”说著,脚步轻快地往门外走,连手里的纸条都攥得更紧了。
隔天一早,蓝染坊里果然热闹起来。王婶把染好的蓝布铺在长桌上,李婶、赵婶坐在旁边穿针引线,村里几个年轻姑娘也来帮忙剪布、熨烫。苏晚路过时,正好看见一个姑娘拿著熨斗,小心翼翼地把蓝染方巾烫平:“王婶,您看这方巾的顏色,是不是比昨天染的更匀了?”
王婶凑过去摸了摸,笑著点头:“可不是嘛!你昨天教我往染液里加少量盐,顏色果然更鲜亮了。等这批方巾做好,咱们就掛在网上卖,说不定还能多赚点钱,给村里修修石板路。”
另一边,周师傅的竹编坊也迎来了新客人。几个跟著视频来的游客围著竹编架,看著周师傅编竹篮:“周爷爷,您编这个竹篮要多久啊?我想编一个带回去当菜篮。”周师傅手里的竹条翻飞,不一会儿就编出了篮底:“这个简单,你们要是有耐心,今天就能编好。我再教你们在篮边编朵小荷,更好看。”
游客们听得兴致勃勃,纷纷拿起竹条跟著学。有个小姑娘学得快,没过多久就编出了一朵小小的荷,举著给周师傅看:“周爷爷,您看我编的荷像不像?”周师傅眯著眼睛看了看,笑著竖起大拇指:“像!比我年轻时编得还好,以后要是喜欢,常来村里学,我把所有竹编手艺都教给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