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十三弟的疑虑(2/2)
“若无需你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呢?”胤礽打断他,手指猛地点在地图上一片標註著低洼村落和农田的区域,“如果,我能告诉你,这片区域,哪里的地势最低,最容易引导洪水自行流入呢?”
满殿皆静。靳治豫愣住了:“殿下如何得知?此地地貌复杂,光是图纸与实地便有出入。”
“那就让它实地和图纸一样!”胤礽语速加快,脑中现代地理测绘的知识飞速运转,“我们不需要知道每一寸土地的精確高度,只需要知道哪里相对更低,十三弟。”
“二哥。”胤祥立刻应道。
“你即刻抽调一队可靠人手,不必懂河工,但要机灵,听指挥。再准备一批木桿,越长越好,还有足够长的结实麻绳。”胤礽快速下令。
“木桿?麻绳?”胤祥完全懵了。
“对,再找些水平匠人。”胤礽眼神发亮,他知道解释不清,只能强行下令,“让他们带著这些东西,去我说的这片区域,以一处已知高程的点为基准,用木桿和麻绳,採取分段水平测量的笨办法,不需要绝对精確,只需在最快时间內,给我找出这片洼地里最低的那几条线,画出大致的水流路径图。”
他描述的是最原始的水准测量方法,效率低下且误差大,但在此刻,这却是唯一能在极短时间內获取相对地形高低信息的办法。
殿內官员,包括靳治豫,都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太子异想天开。
唯有胤祥,虽然也不完全明白,但他从胤礽急促的语气和发亮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和一种他从未在二哥身上见过的、类似於名將临阵的敏锐。
“可是二哥,这法子闻所未闻……”胤祥迟疑道。
“照做!”胤礽语气斩钉截铁,带著一丝不容置疑的威压,“时间不等人,要想试行分洪,这是最快的法子,总比坐在这里等洪水强。”
他又看向那些还在发愣的官员,语气重新变得懒散,却带著刺:“至於加固旧堤、筹备物料民夫的事,诸位大人总该会办吧?难道也要本王手把手教吗?”
官员们一个激灵,连忙躬身:“臣等不敢,臣等即刻去办。”
会议草草结束,官员们怀著一肚子困惑和轻视退下。
靳治豫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领命而去,准备尝试太子那“闻所未闻”的测量法。
偏殿內只剩下胤礽和胤祥。
胤祥没有立刻离开,他走到窗边,看著那架望远镜,又看看眉头紧锁、盯著地图仿佛在计算什么的胤礽,终於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充满了困惑和探究:
“二哥,你刚才怎么会想到那种法子?还有你看地图的眼神不像你平时……”
胤礽心里猛地一咯噔,糟了,演过头了,引起这直肠子十三弟的怀疑了。
他立刻管理表情,瞬间又恢復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拿起望远镜胡乱比划了一下,訕笑道:“哦,这个啊,瞎琢磨的唄,刚才用这千里眼瞎看,忽然就觉得,站得高看得远,那水往低处流,道理不是一样的吗?就想著能不能找个省劲的法子找出低处来,怎么样,十三弟,你二哥我这脑瓜子,偶尔还是能灵光一下的吧?”
他试图用自夸和玩笑掩饰过去。
胤祥看著他,眼神复杂。
二哥的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甚至符合他以往那种跳脱的性子,但不知为何,胤祥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刚才那一瞬间的二哥,锐利、果决、充满了一种陌生的洞察力,绝不像他表现出来的这么简单。
但他终究没再多问,只是点点头:“二哥机敏,我这就去安排人手。”
看著胤祥离去时那依然带著些许疑虑的背影,胤礽缓缓收起脸上的笑容,嘆了口气。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在康熙和胤祥的双重关注下,他这条求废的咸鱼之路,註定是越走越艰难了。
他再次举起望远镜,望向窗外模糊的远方,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即將到来的滔天洪水,以及其下更加汹涌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