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七月中(2/2)

由於西夏幼主李谅祚目前才三岁,其母没藏太后与国相没藏化庞兄妹把持国政,

在外人看来,如今西夏国政尽归没藏一族所有,但其实没藏兄妹亦有各自的利益取向,这一点单从皇后的人选就能看出一二:没藏讹庞希望將女儿嫁给外甥李谅祚为妻,为西夏皇后;但没藏氏则倾向於与辽国联姻,叫儿子迎娶契丹公主。

不过眼下西夏遭辽国侵犯,没藏氏也就不好再提此事,但依旧没有答应兄长的要求,让儿子迎娶其堂妹。

当日杨守素回到兴庆府,向没藏讹庞稟报宋国方面的情况:“.左厢神勇军司调动一事,被宋国府州钞辖折继閔发觉,后者急告陕西,高若訥这才得知。”

没藏讹庞听罢惊疑不定:“之前我確有调兵,但我调的是祥桔军司,若不是那折继閔眼瞎看不清旗號杨守素听得面色微白,幡然醒悟,显然也意识到自己被高若訥诈了。

但转念一想他又觉得奇怪,既然高若訥是诈他,又怎知辽国討伐不,侵犯他夏国?

“显然,契丹事先告知了宋国。”没藏讹庞面色阴沉道。

杨守素再次幡然醒悟:“我说宋国为何在这个时候编户齐民,原来是早知契丹要进犯我大夏....

“哼哼。”没藏讹庞冷笑两声,隨即顺势问道:“宋国编户齐民,现况如何?”

杨守素忙道:“国相请放心,在下在赴宋之前,便在赫连部落的引荐下会见了別勒、阿玛、黄羊等此前居於宋国涇原路的诸羌,这些部落皆对宋国此举颇为痛恨,说是只要我大夏肯支持他们,

他们却愿意联合环州诸羌,与宋军抗衡。我假意许之,故意叫他们去拖延宋军。·前几日我在渭州见到那赵姓小帅的心腹范纯仁,此人乃范仲淹次子,其一时失言,儘管细言片语,却也透露出明珠、灭藏、康奴等八族皆反的事实,再加上黄羊、阿玛等,至少有十族起兵反宋——“

“唔。”没藏讹庞讚许地点点头,隨即笑道:“就这,那高若訥还敢开口索要故原州以北之地与夏州东面一带百里临河平原?你且回去告诉他,我大夏的土地,他一寸也休想染指!”

杨守素一惊,欲言又止:“国相·“

“你怕了?”没藏讹庞警了眼杨守素,冷笑道:“你放心,宋国决计不敢趁机落井下石,盖因我大夏若覆亡,他宋国就將直面契丹,想来宋人不至於如此短视!”

杨守素也知道国相素来嫌恶宋国,不知该如何劝说,正好此时府上有人来报:“太后知杨侍郎回都,遣人前来探寻。”

没藏讹庞略一思付,便带看杨守素入宫覲见没藏太后,

夏国太后没藏氏,本为西夏大將野利遇乞之妻,

没错,正是当年种世衡用离间计干掉的野利兄弟之一。

野利乃西夏党项贵姓,亦是大族,早年李元昊反宋时,野利遇乞与其兄野利旺荣便执掌厢兵,

驻天都山,居大王之位。

相较野利遇乞,其兄野利旺荣智略更为出眾,不单曾与李元昊、张元一同制定策略,於三川口、好水川大败宋军,更是西夏文的创造者。

甚至,当时李元昊的皇后,正是野利氏,即野利兄弟的妹妹。

此等贤才,却因种世衡施离间计,而遭李元昊猜忌,最终李元昊自毁长城,將野利旺荣与野利遇乞兄弟处死,其余野利族人纷纷逃散。

直至野利皇后哭求李元昊,兼之李元昊当时也后悔诛杀野利兄弟,便又派人访求野利兄弟的家属,其中也包括没藏氏。

不曾想,因没藏氏貌美,李元昊生了邪心,不单与其私通,甚至將其带回皇宫。

后来野利皇后得知,虽说嫉恨但也不忍加害没藏氏,將其逐出皇宫,令其在戒坛院为尼,號为没藏大师。

然而之后李元昊仍时常到戒坛院与没藏氏私会,对其宠爱有加,甚至没藏氏还诞下一子,即今日夏国新君李谅祚,也是李元昊在世唯一一个儿子。

后来,国相没藏讹庞挑唆当时的太子寧令哥弒父杀君,刺杀李元昊,隨后又以弒君之名诛杀太子寧令哥,没藏氏凭著当时腹中李元昊的遗子,一跃成为太后,至此母凭子贵,与其兄没藏讹庞一同把持西夏国政。

而此时的没藏氏,才不过二十来岁。

相较兄长没藏讹庞,没藏氏倒不嫌恶宋国,不过她对宋国也不甚了解,只是觉得他西夏的安危不应寄託於“宋人断不至於如此短视”上,於是她便问杨守素:“杨侍郎,依你之见,当如何答覆宋国?”

杨守素偷偷警了一眼没藏讹庞,壮著胆子道出內心的看法:“臣以为,夏州东边临河之地,断不应割让於宋国,但故原州以北一带,或许可以退让一些-据臣所知,宋国有意在当地,新设平玛、贝玛两处榨场,若无虚假,此事对我大夏也颇有利。唯一的顾忌便是宋军要在那边修筑石城,

他日若驻扎军队,便可彻底掌控那一带的草原,甚至威胁到我国韦州。”

没藏氏想了想,又问道:“若是不从,宋国会发兵么?”

杨守素摇头道:“那高若訥並未说破,但隱隱有威胁之意,再者,他虽是主使官,但却有另一个更受宋廷官家宠爱的副使,此子不过十五六岁,却高居从六品官,调度陕西一概兵马,如今在环州平诸羌之乱的便是此子臣不知此子本事,但见此子傲慢无礼,言行中又有嫌恶我大夏之意,

此人若擅做主张,高若訥直言他也无法约束,除非宋廷官家下旨约束.—.”

“但要我大夏答应他提出的条件,那高若訥才肯上奏宋廷,对么?”没藏氏问道,

杨守素拱了拱手道:“他大致是这个意思。”

没藏太后闻言思付了片刻,果断道:“既然如此,你且去与他交涉,承认故原州以北之地归宋国所有也好,割让夏州东侧临河平原也罢,只要能说服宋国保持中立,莫要趁火打劫,皆无不可。”

“太后”没藏讹庞闻言看向妹妹。

仿佛猜到了兄长的心思,没藏太后摇摇头道:“我知道兄长之意,但当务之急是击退契丹来犯军队,不应再招惹宋国,况且囊霄临终时有言,宋国仁慈而契丹暴虐,宜附宋国而不应专从契丹,

今日契丹不宣而战,大军侵犯我夏国,便是佐证。”

没藏讹庞张口欲言,忽然不知想到什么,遂口不言。

见此,没藏太后便命杨守素立即再前往渭州,与高若訥再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