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千年(2/2)

赵禎微微一愣。

儘管他也猜到这名少年的献图之举必有所图,但怎么也没想到对方的目的竟是要求与他“私下一敘”。

他好奇道:“不知小郎君要与朕敘些什么?”

赵暘摇摇头道:“有些话,只可让陛下知晓。”

赵禎闻言颇有些好奇,抬手指向殿內诸人道:“这些位皆是我大宋的肱骨重臣,亦不可旁听?”

“是。”赵暘面色如常,微微一頷首。

这小子……

殿內眾大臣或多或少心生了几分不渝。

但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诸位大臣也就识趣地告退了。

片刻工夫,殿內就只剩下隨侍太监王守规与几名跟班太监,以及负责修起居注的曾公亮。

此时赵禎好奇地问赵暘道:“小郎君有什么话要跟朕讲?”

“还不能说。”

赵暘摇摇头,在瞥了一眼殿內的王守规与曾公亮后,拱手道:“为防隔墙有耳、机密走漏,请陛下撤走殿外卫士。殿內这两人,也要一併撤走。”

赵禎听了有些犹豫,迟疑间就听王守规在旁低声道:“官家不可,此子来歷诡异,意图不明,若心怀歹意……”

赵暘听得明明白白,轻哼一声后目视著赵禎道:“容在下说句真心话,若非陛下是我本家,我今日根本就不会来……我也是冒著风险而来,没想到陛下的胆魄还不及我……”

“住口!”

王守规大惊,失声道:“狂悖小子,竟敢对官家如此无礼!”

“好了。”

赵禎抬手阻止了王守规,面带疑惑地审视著赵暘,在思索片刻后道:“你等且先退下吧……”

“官家!”

王守规面色一惊,正要再劝,却见赵禎面露不悦道:“难道朕还不及一个十余岁的稚童么?”

听到这话,王守规不敢再劝,挣扎了一下之后还是犹豫著退出了大殿,吩咐殿外卫士暂时撤离。

而期间,曾公亮见赵暘的目光投向自己,上前一步拱手道:“老拙乃知制誥兼史馆修撰、翰林学士曾公亮,受职为官家修起居注,以便日后修撰国史。是故,是否允许老拙旁听?”

他觉得赵暘不知“修起居注”一职,正要解释一二,却见赵暘一边抬手制止,一边嗤笑道:“不必解释,我知道修起居注是怎么回事,记录天子言行嘛……不过,自宋太宗之后,这起居注还有什么可信度么?我看注不注两可。”

宋太宗?

赵禎一愣,微不可查地皱了下眉。

而曾公亮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被赵暘那番话气得吹须瞪眼,却不知该如何反驳,谁让宋太宗確实在这件事上留下了污点呢。

就在他忍不住要发作之际,赵暘好似忽然想到了什么,抬手摸了摸光洁的下巴,思忖道:“曾公亮……唔,我知道你,你好像……应该是能拜相的。”

“那可多谢小郎君的吉言了!”曾公亮咬牙切齿道。

这位刚刚年过五旬的老臣毫不领情,毕竟以他现在的资歷,只要不出什么意外,日后荣登相位那是必然的,何必承情?

没想到赵暘却摇摇头自顾自道:“吉言谈不上……我真正想说的是,希望老曾你莫要自误,断送了大好前程,也害了大好性命。”

“前程?性命?”曾公亮一愣,皱眉看著赵暘。

“对!”赵暘点点头,语气篤定地说道:“若今日你定要在殿內旁听,事后陛下就算再爱惜贤才,也必然要痛下杀手。……毁了前程、送了性命,又害得陛下背负杀害贤臣的恶名,何必呢?”

“……”

曾公亮闻言震惊,將信將疑转头看向赵禎,而事实上赵禎也搞不清楚状况。

半晌,赵禎开口道:“曾卿,你……先退下吧。”

曾公亮看了一眼有恃无恐的赵暘,面庞一阵颤动,但最终还是选择躬身领命:“……遵命。”

数息后,曾公亮也退出了殿外,此时垂拱殿百步之內,除了赵禎,就只有自顾自走到殿门口向外张望的赵暘。

“朕既已下令眾人后撤,又有谁敢抗命不遵?”

看到赵暘举动的赵禎轻哼一声,隨即带著几分不渝,语气莫名地说道:“现在可能讲了?朕很不解,小郎君究竟依仗什么,敢妄言朕会杀害朝中重臣。”

而此时赵暘也已確认殿外果真无人,於是回到殿中,笑道:“陛下別著急,且容我重新做个介绍。”

说著,他朝著赵禎再次拱手作揖,压低了声音:“我叫赵暘,来自一千年后……”

“!!”

赵禎先是一愣,隨即双目逐渐睁大,脸上满是惊骇与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