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千年(1/2)

宋庆历八年十二月,赵家天子赵禎深感近年频繁发生天灾人祸,遂改明年元为“皇佑”,並大赦天下,寄希於否极泰来、天下太平。

未曾想刚过新年便天现日食,朝野震动、万民惊恐;又传河北再现水灾,数十万人流离失所,这令他心中鬱郁,遂罢上元灯庆、停作乐之事、以示哀悼。

这日,赵禎与陈执中、文彦博、宋庠、庞籍、高若訥、叶清臣、梅挚几人於垂拱殿西殿商议河北賑灾之事,曾公亮在旁负责起居注,忽有內官手捧一块绢布来报,说是宫外来了一名异人,自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今欲向赵家天子进献《七洲五洋图》。

赵禎很是惊奇,便叫身边宦官王守规將绢图呈上来,仔细观瞧。

只见那块绢图上绘有洲陆六块,其中最大那块洲陆的东方一角上写著一个“宋”字,想来便是他宋国疆域。

可他大宋,就占这一小块?

赵禎心下怀疑,便叫陈执中、庞籍、宋庠几人也近前观瞧,后几人看罢嘖嘖称奇,却也无法断定此图的准確与否。

“贺喜官家,异人献图,此祥瑞之兆也。”陈执中拱手相贺。

祥瑞之兆?

赵禎听罢心中不住苦笑。

他倒是想得个吉瑞之兆,是故在去年的十二月才会决定於今年改元,可谁能想到刚过新年,便又是天现日食凶兆、又是发生河北水灾,接二连三地打破了他的侥倖。

但儘管如此,他还是对那名自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异人心生了好奇,便吩咐王守规將此人请至宫內。

王守规领命而去,大概一炷香工夫便去而復返,面容古怪地稟报赵禎道:“官家,那名异人已请至宫內,正在殿外等候。”

鑑於賑灾之事也商量得差不多,赵禎笑谓陈执中、庞籍、宋庠几人道:“诸卿与朕一同见见那异人可好?”

“但从君命。”诸位大臣拱手回应,他们也有些好奇那所谓的异人。

於是赵禎便命王守规將那名异人请到殿內,没想到王守规出去之后,竟领著一个看似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回到了殿內。

这……这便是適才献图的异人?

君臣几人面面相覷,隨后便暗暗打量那名少年。

在此期间,那名少年也用好奇的目光看向赵禎,看向这位整个殿內衣冠最为华贵的赵家天子,半晌后拱手作揖,用略显古怪的口音拜道:“山野汉民赵暘,拜见陛下。”

陛下?

一直以来被称呼官家的赵禎听了有些惊讶,不过倒也没想去纠正什么,面色和蔼地问道:“小……便是小郎君献的这《七洲五洋图》?不知从何处所得?”

“正是。”名为赵暘的少年再次拱手:“是在下亲手所绘。”

亲手所绘?

殿內诸人听了感觉有些惊疑,庞籍更是忍不住质疑道:“我观小郎君年岁不过十五、六,这岁数怕是尚不够游歷罢我大宋地域……”

儘管话没有说完,但殿內眾人都能明白他想要表达的含义:这图不会是你小子隨手瞎画的吧?

面对庞籍的质疑,赵暘转头看了这老头一眼,轻“呵”一声,並未辩驳。

庞籍的面色有点掛不住了,他感觉这小子那一“呵”中隱隱带有“懒得和你解释”的不屑。

他堂堂参知政事,竟被一个小儿给嘲讽了?

当然他並未发作,毕竟这是在官家面前,况且殿內还侍立著负责记录天子言行的起居注官员曾公亮,若他因此失態,就算官家不怪罪,也难免会被曾公亮在起居註上记一笔“御前失仪”,甚至还有可能被写入史册。

再者,他也隱隱感觉出那名少年的不平凡,至少他的儿孙在这个岁数时无法像这名少年般,在官家与诸朝中重臣前表现地如此从容自若。

而这一点殿內其他眾人也看出来了,心下很是诧异。

最后还是赵禎接过话茬,替老臣子掩了尷尬,顺便也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小郎君自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想来言之有物,只是……我大宋当真仅占这么些?”

赵暘拱拱手回道:“整个天下,约有五十三个大宋之大,而大宋只占其一……”

五十三个大宋?

见赵暘煞有其事地说出具体的大小差別,赵禎与诸臣更为惊讶:难道这少年,竟真的有这等才能?

短暂的寂静过后,赵禎忍不住问道:“朕亦知天下除契丹、西夏、高丽外,尚有占婆、真腊、三佛齐等诸多蕃邦,然却从未有人言及天下之大,小郎君所言,闻所未闻,使朕大开眼界……不知小郎君从何处得知?是生而知之,或是有贤师教授?”

赵暘想了想,点头道:“我確实有老师……”

“哦?”赵禎顿时来了兴趣:“可否为朕引荐?”

听到这话的赵暘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

“有何不便么?”赵禎试探道。

赵暘点了下头,但却未解释原因,这难免让殿內眾人產生了误会。

“此等大贤,奈何无缘得见……罢了。”

心生误会的赵禎遗憾地嘆了口气,隨即又看著赵暘温声道:“小郎君今日献此奇图,朕当有所回应,不知小郎君想要什么赏赐?”

赵暘精神一振,拱手道:“此图不过是在下信手所绘,不值一提,在下以献图为名,只为与陛下私下一敘。”

“私下一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