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重阳节 高马尾(1/2)
“建伟,建伟,你还不起来啊!”
第二天,陈建伟还沉浸在梦境中,就被老母亲的大嗓门给唤醒。
他应了一声,勉强睁开眼爬起床来,只觉得腰酸背痛,仿佛回到了穿越前起床时的状態。
连著两天不停歇的弯腰铺洒折耳根种苗,饶是陈建伟如今二十岁正当年的身体,也感觉有些招架不住。
当然,也可能是他活干得少了,缺乏锻炼。
至少负责挖沟起垄的陈昌富和陈建军,就没有像他这么难受。
“妈的,还是钱赚的不够多,要不然哪里要这么辛苦啊。”
感嘆了一句,陈建伟穿好衣服走出门去,才发现天都还没大亮呢。
“妈,地里也没活干了,起这么早做哪样?”
何秀丽此刻正翻出高筒雨靴来穿上,又去拿背篓和镰刀,头也不回的说道:
“今天重阳节,我去山上找点松菇,你去白岩赶场,买只鸭回来。”
“今天是重阳节了?”陈建伟恍然,“那买鸭也不用这么早吧?今天卖鸭的人肯定多,迟点去又不是买不到。”
他又想:家里现在有点存款,老母亲都有底气要吃鸭了。放在以往,顶多是割两斤肥肉意思一下。
“喊你去你就去,哪那么多卵话呢?”
何秀丽习惯性的骂了一句,自顾自的往大门外走去。
“哦,那就去吧。”
陈建伟点点头,连忙去厨房打水洗脸。
这时候他才觉得有些地方好像不太对。
是了,牙膏牙刷!
重生回来这段时间,他一开始是新奇,后来想著退婚、赚钱之类的事情,也没有刻意的去想。
竟然忽略了刷牙的问题。
这年头的山区农村,还真没有多少人家用牙刷牙膏的,早上都是含两口水咕嚕咕嚕几下,就算是漱口了。
陈建伟依稀记得,家里开始买牙膏牙刷刷牙,好像是九十年代初的事情了。
这里面深层次的原因没有別的,就是因为穷。
这时候一支牙膏几角到一块多钱,一支牙刷差不多同样的价格,一个家庭四五个人,一年在这上面的销就要一二十块。
这对於大部分常年家中现金不超过十块钱的家庭来说,委实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当然,这笔钱对於如今的陈家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所以陈建伟决定,等下去赶场,顺带就把一家人的牙刷和牙膏都买回来。
等他洗好脸,陈昌富已经挑著一担水回来,准备开始做饭。
“大,等我一哈,我也去赶场。”
陈建伟背上小背篓刚要出门,老三陈建业忽然打开房门跑出来,脸都不洗,就嚷嚷著要一起去赶场。
陈建伟也不管他,这年头有一部分人一天到晚,眼角上都掛著眼屎呢。
饭都吃不饱,谁有那么多讲究。
想到了就洗一下,不洗也丝毫不妨碍什么。
兄弟俩走了半小时,还没进场,就看到前方已经是人山人海。
虽然白岩乡赶场只覆盖本乡及周边少数几个村落,但现在是农閒时节,今天又是重阳节,来赶场的人是真多。
因为没吃早餐,兄弟两人先去买了几角钱的油香粑粑,填饱肚子之后才往街头一角卖鸭卖鸡的地方走去。
今天场上的水鸭是真多!
可是价钱却丝毫不便宜,问了几家都是喊价一块二一斤,比平时贵了一两角。
过节嘛,不奇怪。
陈建伟看了看,选了两只乌头公鸭,一上称足足有十一斤二两。
陈建业虽然疑惑大哥为什么买两只,但他聪明的没有多问,能多吃一点他当然没有意见。
买好鸭子,倒提在手里,陈建伟又朝供销社走去。
挑选了一阵,他最终买了两支两面针牙膏,七支塑料牙刷。
共费近十元。
刚准备走呢,他又惊喜的看到柜檯后面有武陵源啤酒,標价六角五,便又买了五瓶。
做鸭不喝酒,不是,燉鸭子不放啤酒怎么行。
想了想,他乾脆又给老父亲买了一瓶本县出產的白酒,价格一块三。
赶个场,轻轻鬆鬆就掉了近三十元。
买好东西,又在场上逛了一圈,发现没什么好买的,陈建伟对陈建业说道:
“老三,你把东西带上先回去。”
说著,便將背上的背篓放下来,只留了一支牙刷和一支牙膏。
陈建业奇怪的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