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两亩试验田(1/2)

为了儘快种下折耳根,陈建伟是一刻都不想耽搁。

刚好今天是冷场天,杨胜辉家的拖拉机在家里,陈建伟便包车前往乡供销社的农资门市部,开始採购需要的化肥和农药。

折耳根病虫害需要用到的农药,这时代並不齐全。

杀菌药还好说,主要的多菌灵、代森锌都已经普及,就连杀菌万金油甲基托布津,陈建伟也惊喜的在柜檯看到有出售。

倒是化肥,后世常用的几种复合肥现在根本没有,那就只能按照折耳根所需的几种主要元素,进行单补。

氮肥用尿素,磷肥用过磷酸钙。

最麻烦的还是钾肥。

这时候国內硫酸钾尚未普及,氯化钾倒是有,但其中氯离子对摺耳根的口感和风味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至於叶面喷洒的磷酸二氢钾,那就更难买到了。

没有选择,陈建伟只能买氯化钾来用。

为了最大可能降低对明年水稻种植的影响,陈建伟还是准备在飞马坨那边的两丘旱田种植折耳根。

平时这两丘田种植水稻,每年抽水费不小,就算明年种不了水稻,损失也可以降到最低。

飞马坨两丘旱田差不多两亩左右。

按照陈建伟依稀记得的数据,种植一亩地折耳根,纯用化肥的话,大概是需要尿素五十斤左右,磷肥稍多一些,钾肥所需最少,大概在三十斤左右。

本书首发 看书就上 101 看书网,??????????????????.??????超实用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两亩地,陈建伟买了一袋一百斤包装的尿素,三袋五十斤包装的过磷酸钙,以及一袋一百斤包装的氯化钾。

氯化钾肯定用不完,但是供销社又不单卖,多余的只能密封好,明年继续使用或者是种植粮食。

三种化肥,再加上几种农药,了陈建伟两百零几块钱。

也就是用来种植折耳根,若是两亩地水稻用掉这么多化肥,那就完全是亏本买卖了。

等陈建伟將所有物资卸到村小,回家叫一家人去挑回来的时候,可把一家人嚇了一大跳。

还好之前陈建伟说了,一亩地折耳根最少也能保证三四百元以上的收入,两亩地投入两百块钱的化肥农药成本,倒也能够接受。

第二天,天气还是持续晴朗。

一大早,陈昌富和陈建军就带上犁耙,赶著老水牛前往飞马坨,將那两亩田犁出来。

走之前,陈建伟特意交代父亲和老二,翻地要比种水稻的田翻深一点,最好在三十公分以內,不要浅於二十五公分。

並且,还要儘量將土块耙碎。

一家子男性中,除了父亲陈昌富,就只有老二陈建军会跟在牛屁股后面犁田。

父子二人谨记陈建伟的话,朝著一里多远的飞马坨而去。

而陈建伟和陈建业,则是跟著母亲前去自家坡地割苕藤。

割完苕藤,接下来两天正好趁著有空,將地里的红薯都给挖回来。

挖完红薯,还要原地种上冬小麦。

时间上,刚好能够周转过来。

接下来几天,天公继续作美。

一直都是晴朗的天气。

翻好土的田地,连续暴晒了两天之后,考虑到採挖种苗也需要时间,陈建伟便召集一家人,前往他们之前標记好的地方,採挖野生折耳根。

两亩地需要的种苗,差不多接近四百斤。

哪怕一家人齐上阵,一天时间內也根本无法完成。

好在將挖回来的折耳根铺在家里阴凉的地面,可以短暂的保存一两天,完全不影响种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