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太上皇尊號的隱患(2/2)

马皇后忧虑地看著天幕中惊惶的朱祁鈺,又看看身边怒气未消的丈夫,轻轻嘆了口气。

朱標眼中则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无奈,他能想像那个年轻亲王此刻承受的巨大压力。

朱棣紧紧抿著唇,目光锐利地审视著朱祁鈺的每一个细微表情,试图从中判断这个未来的皇帝究竟有几分胆魄。

天幕金光流转,定格在一道庄严的詔书上:

“皇太后懿旨:国步艰难,神器乏主。郕王祁鈺,仁孝英睿,宜承大统。兹於九月初六日,即皇帝位,改元景泰。遥尊皇帝祁镇为太上皇。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景泰帝……”“太上皇……”这些陌生的年號和称谓,在奉天殿內迴荡。

短暂的沉寂中,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终於確立新君、大明中枢重新运转的复杂情绪里。朱元璋紧绷的神经也稍稍鬆弛了一丝,无论如何,新的皇帝立起来了,北京城总算有了主心骨。

就在这时,一个粗嘎、带著点百无聊赖的声音,不大不小地响了起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太上皇?”蓝玉抱著胳膊,歪著头,用小拇指掏了掏耳朵,仿佛在確认自己没听错。

他咂摸了一下嘴,脸上露出一种纯粹是好奇和想不通的困惑表情,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殿內的所有人:

“太上皇……那不是该给皇帝他爹用的尊號吗?咋安朱祁镇这兔崽子头上了?嘿,这可有意思了!”

他蒲扇般的大手一拍大腿,嗓门陡然拔高,带著他那股特有的莽夫式“通透”:

“那万一啊!咱是说万一!也先那王八羔子觉得攥著个太上皇没油水可榨了,把他给放回来了呢?他朱祁镇回到北京城,往那儿一站——嘿!一个太上皇,一个当朝皇帝!这俩兄弟搁一块,咋论?”

蓝玉掰著粗糙的手指头,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

“这天下,听太上皇的,还是听皇帝的?”

“孙太后是朱祁镇亲娘,该叫太皇太后?还是皇太后?”

“新皇帝朱祁鈺,管他嫡母孙氏叫啥?皇太后?还是……太皇太后?这辈分不乱套了吗?!”

“还有那帮大臣,见著太上皇,是磕头还是不磕头?磕几个?”

蓝玉这连珠炮似的、看似粗鄙不经大脑的问题,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劈懵了整个奉天殿!

刚才还为新君確立而略感心安的朱元璋,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隨即变得铁青!

他猛地瞪向蓝玉,那眼神恨不得把这莽夫生吞活剥了!可蓝玉那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钉子,狠狠扎进了他刚刚放鬆的神经里!

对啊!太上皇!朱祁镇还活著!还年轻!他要是回来……朱元璋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前朝旧事,兄弟鬩墙,骨肉相残!这“太上皇”三个字,哪里是尊號?分明是一个巨大的、隨时可能引爆的炸药桶!是悬在大明头顶的刀!

“嘶……”太子朱標倒吸一口凉气,脸色煞白,他瞬间明白了蓝玉这莽撞话语背后蕴含的滔天凶险!这哪里是名分问题?这是足以动摇国本的巨大隱患!

徐达、耿炳文等老將也霍然变色,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涛骇浪!他们只想著儘快稳定局面,却完全忽略了这“太上皇”尊號背后潜藏的、足以撕裂朝堂的恐怖危机!

朱棣更是瞳孔骤缩,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衝头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权力的诱惑和残酷!一个正当盛年、曾为天子的“太上皇”回到京城……那画面,他简直不敢深想!蓝玉这莽夫,竟一语道破了未来最大的祸根!

“住口!蓝玉!休得胡言!”马皇后脸色剧变,厉声呵斥,但她的声音也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她看向丈夫朱元璋,只见这位开国雄主,此刻面沉如水,眼神阴鷙得可怕,死死盯著天幕上那“遥尊太上皇”几个刺眼的金字,仿佛要將它们烧穿。

奉天殿內,刚刚因新君確立而稍缓的气氛,瞬间被一股更沉重、更不祥的阴冷所取代。蓝玉那几句莽夫之语,如同惊雷,炸醒了所有人,一个远比土木堡兵败更可怕的幽灵——“双日悬空”的皇权困局,已隨著那纸詔书,悄然降临於大明的未来。空气仿佛都凝固成了冰,压得人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