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赵佶居然爷们了(2/2)

赵佶见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等著自己的答案,將经文递给蔡京。

蔡京一看,身子也跟著颤抖。

然后经文传给郑居中,童贯,王黼等人,一路相传。

每一个看完经文的人,都头皮发麻,激动不已。

这些人往上数三代,往下数三代,哪一家,哪个人,家里没有人死於痘疹的?

古人孩子夭折的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来源於痘疹,一些官员见闻此经书,登时嚎陶大哭起来。

“若此法早日出现,我家麟儿就不会——”

有人感染,许多官员也默默垂泪。

就是皇帝自己,想起自己的儿子,也是心有戚焉。

倒是童贯这类宦官冷静许多。

童贯冷冷看了吴曄一眼,道:

“此法確定有效才行——”

他这句话说出去就后悔了,本来以他的情商不该如此,只是吴哗这个以前被他压制的人如今却被眾星捧月,他十分不爽。

果然皇帝的目光,冷冷看著他,童贯从未感受到宋徽宗与他如此疏离。

他赶紧赔笑,道:

“臣的意思是,怕其中的法太复杂,不好流传!”

“让贫道看看!”

作为此经的创作者,吴曄却好像没有“看”过此经,他从其他人手中接过此经,隨意翻看。

“经文中的方法十分简单,只是寻一病牛,將母牛乳上的脓皰上取浆,並將浆液於人身接种——”

经文可以写得很繁琐,那是需要维持神圣性。

可吴曄一番解说,几句话就將牛痘种痘之术说完。

这方法简单到赵佶都不敢相信会有如此大的效果,这还是吴曄为了宗教性,故意加了一些道教的咒语进去。

吴哗对於人们的怀疑,十分理解。

毕竟此时连人痘之术都没发明出来,直接进入牛痘,別人觉得噁心,怀疑正常。

他来到北宋之后,已经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关於真宗时期的宰相王旦种人痘的事情只是明清笔记的传说,真正的人痘之术要到明代中期才会发明出来。

从人痘到牛痘,又走了上百年的时光。

在此时到牛痘的数百年里,人们从未有疫苗这种概念。

所以,他道:“此法,乃是以毒攻毒之法,是上圣仙真从大道中窥见的至真妙法,所谓大道至简,诸位一试便知!”

“可有危险?”

赵佶询问,他很想第一个使用牛痘,以解自己身上悬著的危机,可也怕出问题。

吴曄摇头,牛痘和人痘不同,人痘还有百分之二左右的死亡率,牛痘几乎没有。

人痘只是接种术,牛痘却是人类歷史上真正意义的疫苗!

“陛下若有疑虑,可先在平民中推行,想来我北宋大地上,並不乏有需要疫苗的百姓!

他们若是无事,此法可在宫中推行!”

徽宗一朝,水患不断,水灾和瘟疫从来都是伴生的,小型的瘟疫其实一直没有停止过。

只是在官员的压制下,皇帝沉溺在盛世的虚妄中,並不得见。

吴曄无意中的一句话,揭开了许多人粉饰的太平。

蔡京等官员,低头咳嗽,却当没事发生过。

就算没有瘟疫,天病毒本来就和人类一直共生,並不曾离开。

也有人同意了吴曄的看法,既然这法子有效,不如先用百姓试一试!

“让朕先来吧!”

赵佶一句话,却让大家都惊呆了。

他,要先来?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赵佶话音落,在场的其他官员嚇得脸色惨白,皇帝以身试法,这怎么可以?

別说官员们,就连吴曄也嚇了一跳,这货突然爷们了?

以百姓试法是吴哗提出来的,可他是知道牛痘之术必然会取得成功,所以没有一点负罪感。

但放在其他人身上,那意义就变得不一样了。

因为在这个时代,阶层是无处不在的,让贱民去验证,再由贵人去享受验证过的成果c

这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你一个皇帝要以身犯险,这如何是好?

“既然这是上天赐下的经典,朕就无条件相信其中的方法!

朕身为道君皇帝,若对此经卷心有疑虑,如何能对得起雷祖的信任?“

赵佶义正严词,道:“朕当为表率,用这牛痘之术——”

shift!

他此番说辞,倒是让吴曄彻底无语了,原来不是赵佶的觉悟高了,而是这傢伙压根就是个狂信徒啊!

不过这样也好,他越相信神仙之说,自己养成就越容易。

百官见劝说皇帝不要以身涉险不成,蔡京眼角余光飘到了吴曄身上。

“通真先生,您到是劝劝陛下啊。

为君之道以身涉险,非正道也——”

正在看热闹的吴哗,见一口锅砸在自己身上,微微愣住。

百官的目光,隨著蔡京的话语落在他身上。

吴曄登时被人用目光架起来。

要不要劝劝赵佶?

吴曄只犹豫了一秒钟,马上拱手作揖。

“陛下英明!”

在正道和邪道之间,吴曄选择当好一个妖道!

蔡京等人闻言,气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