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赵佶居然爷们了(1/2)

第107章 赵佶居然爷们了

徽宗一朝,黄河决口,水患频发,可以说关於黄河的事故从来就没停过。

大一点事件的还能上达天听,扰动一下皇帝的不多的同理心,小一点压根连一点波澜都没有。

这就是徽宗一朝关於水患的最真实的写照,人们,尤其是那些负责这方面的官员们,早就麻木了—

所谓为国为民,不过是大部人口中的口號。

士大夫与君王共天下,才是这些人內心最真实的想法。

吴曄渲染苦难,尤其是说出未来一年要有一次大苦难,从上到下,几平所有官员都反感的话。

话已经被他说出来了,若是苦难真的来临,他们这些人做什么也是成全吴曄的绿叶。

做得好,吴哗的神仙的名声更加稳固,可是若他们做的不好,等於有一口大锅凭空落下,够他们喝一壶的—

偏偏皇帝很信任吴曄,他拿著那几卷《禹皇治水真经》,若有所思。

既然是雷祖警示,身为皇帝的他就不得不重视起来。

倒不是说赵佶爱民如子,而是他觉得当好皇帝,本身就是他歷劫的一部分。

如果上苍已经给了提示,他还做不好,那就是身为皇帝的他失职了。

距离今年过去,还有半年时间—

这半年就是雷祖留给他的准备时间。

“都监都水使者孟揆何在?”

皇帝转头,在人群中寻找一个官员,那被宋徽宗点名的官员,脸色十分难看。

都水监乃是负责全国性的河渠修护、疏浚、防洪以及水利设施的建造维护的机构,虽然关於水利工程的决策权不在这里,但这个衙门就是负责水利技术的。

眼见一口大锅落在自己身上,孟揆自然不太高兴。

“臣在,陛下有何吩咐!”

“你著人刊印此经,发放下去,著人学习!

天下河道,令人赶紧巡查,检修,维护。

若明年黄河真有什么三长两短,朕找你麻烦—.”

宋徽宗说完,又转向郑居中,蔡京等人。

都水监是负责技术工作的,可真正决定修缮天下河渠的决策权,却在中书门下,具体的工作,还要工部、三司、户部协调。

有神諭在前,这件事就和道君皇帝的事联繫在一起了。

郑居中,蔡京等人暗暗叫苦,这口大锅果然都水监接不下,他们还要一起扛。

皇帝的表情严肃,涉及他“修真”大道的事,可一点都不能敷衍。

101看书 找书就去 101 看书网,??????????????????.??????超全 全手打无错站

眾人幽怨地看著吴曄,这傢伙一句话,让很多人都凭空多了许多责任。

吴哗故作天真,当做不知道他不小心得罪了许多人的事。

反正当妖道的,得罪人是在所难免,为了爭权夺利得罪人也是得罪,为数百万百姓的得罪一些狗官,何乐不为?

“臣等领命!”

一干朝廷大员,各自领了皇帝的命令,关於黄河水患的事情就暂时告一段落。

但皇帝手中还有一卷经文,不知道是什么?

这卷经文的篇幅明显很短,这让官员们都鬆了一口气,他们生怕吴哗给他们搞出什么么蛾子。

大家可经不起折腾。

《太上济世痘疹真经》。

看到这卷经书的名字,眾人悬著的心终於放下来了。

看经文的名字,肯定和政务无关。

痘疹,这个名词也不免牵动眾人的心灵,皆因这个后世名为“天”的病毒,是盘旋在每一个人头上的死神。

民间一直流传著类似的话语,就是孩子能不能养大,就看孩子能不能熬过痘疹。

高达百分之三十的死亡率—

上至君王,下至贫民,一视同仁。

宋徽宗看到这本经卷的时候,眼眶微微泛红,他虽然孩子眾多,可还是想起了不久前去世的孩子,也是因为痘疹。

赵佶翻开经卷,此时这卷经文已经跟火火写的初版不同。

而且其中字跡,吴曄也特意用了不同的笔跡。

雷祖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训诫,吴曄选择了明末黄道周的笔跡,这位明末忠臣的刚烈气节和字跡,正合雷祖的气质。

而这卷经文假託太上老君传给此时还是获得財神神职,还是瘟神赵公明的经文,字跡却不失刚烈。

吴曄选择的是董其昌的字跡,此人乃是明末最重要的书法家,他的字跡追求“淡雅”、“秀润”的意境,书风空灵飘逸、禪意十足。正合出世的太上真意。

果然赵佶第一时间注意到的就是经文中的字体,作为可以稳居歷代书法家前十的赵佶,其实这两种字体真要强行比较,是不如他的。

可身为高手,他依然看出这字体的不凡。

“好!”

皇帝首先称讚其中的字体,然后才是观看经文的內容。

这本经卷的字跡很少,就算经过吴曄改编,增添了不少內容之后,也就只有五千字不到。

可是经文言简意賅的说了一个事,那就是老君爷看天下眾生被天所扰,又感应到人间有圣王歷劫,所以顺应天道,助人间圣王一把。

所以他传下的经卷,乃是根绝人间痘疹的经文。

经文详细阐述了关於天病毒的成因,如何杀人和如何救解.

老君爷以身下坐骑为容器,孕养出能解瘟疫的灵药,传给赵公明。

这乃是真正化解痘疹的秘方。

赵佶彻底呆住了,如果经文中说的是真的,这可是滔天的功德他就算再昏庸,也知道这痘疹就是盘旋在每一个人头上的死神,就如他,他就没有得过痘疹。

也就是说,只要他足够倒霉,他理论上还被这个死神的刀,架在脖子上。

以牛痘之术,绝痘疹之毒。

若有谁能做到,他绝对是万家生佛,死后被老百姓封神的存在。

“陛下!”

百官见赵佶看到经文久久不说话,也有点忐忑。

上一卷经文带给他们的麻烦实在太大了,以至於他们自己都很害怕皇帝又给他们整出一个么蛾子。

“哈哈哈,好事,天大的喜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