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国与国的关係(2/2)

相较於自己培养贤才,列国更擅长去挖人才。

数年后赵国大將廉颇逃到魏国,就是被楚人偷偷迎去了楚国。

赵政回到了驛馆,详情度理谁可能性最大,一一推断完,將目光放在了赵广身上,这蠢货嫌疑比別人更大。

此人虽然是平原君之孙,在夏门学宫求学之时,就容忍不了自己吃亏。

平原君作为赵国相,除了在宫廷影响甚大,连门客也有数千人,赵广派出贼人极有可能是赵胜食客。

赵政沉思细想,只有学宫结仇的赵广最易头脑发热拎不清。

赵广居住在平原邸宅不好探查,倒可以让擅长混在游侠之中的律去看看究竟。

“王孙在思虑何事?若有需要相助之处,儘管提及,老朽必定相助。”

项昌捋著鬍鬚,郑重道。

“多谢君好意,我铭记於心。”赵政拱手谢道。

锦上添不如雪中送炭,他在邯郸急需助力,不管项昌抱什么想法,只要没想要他命,都可以谈。

“老朽与王孙一见如故,情谊契合犹如故交,再者老朽向来对至友推诚相待,岂有不帮之理?”

项昌很愿意与赵政交情越来越深厚,特別看到赵政又写了几篇著作,让他更为热忱。

別看他用农家身份来邯郸,其实是得了春申君嘱託,要多为楚国拉拢人才。

春申君还隱晦提到楚国与两国约盟不一定会持续太久。

魏国靠著信陵君影响赵国宫廷,亲魏的赵人比亲楚更多,且魏国逐渐强盛,引起了大王的忌惮。

当今天下秦国败过数次,赵国也大败过,齐国五都之一的莒县还在楚国手中,燕韩卫不值一提,只有魏国能对楚国构成威胁。

魏国离楚国太近,梁王又在推行变法,要是让它恢復强势,对楚国威胁不比秦国小。

此时还没有翻脸,全因秦王在虎视眈眈。

引而不发不代表忽视魏国,一旦梁王越过了底线,楚军立即伐魏。

列国之间没有真正死敌,亦没有真正盟友。

赵政一边在与项昌说话,一边观察卫僚。

见他特意收拾了一番,用麻扎紧了头髮,整理了鬍鬚,连那一把有豁口的长剑都用布包裹住,夹在自己的腋下。

赵政奇道:“君不要寻得懂剑之人吗?”

“政不懂剑,何故来投?”

卫僚没有脸红与羞愧,反施礼道:“僚思虑数日终於想通,王孙值得效命。”

“僚只求找到让我放异彩之人,只求將来获千金回乡为母修坟。”

“听闻王孙一言立信,有恩必偿,故想將一命一剑卖给王孙。”

卫僚膝盖跪地,双手捧剑呈上说道。

赵政沉默片刻,肃然道:“君可知不久前,我恰巧遭贼人行刺,现在君遽然来投,政不觉有疑君之意,先容我思虑过后,再与君细说如何?”

“僚善技击且不畏死,王孙可验!”卫僚立马接言道。

言下之意就是君想杀谁,便豁出命去杀,只求满足心愿。

“不急!请诸君先饮酒罢。”

赵政抬手请项昌、卫僚两人饮道。

市井传闻卫僚有聂政之风,不妨找机会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