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柴门书香(2/2)

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始终睡不著,他乾脆起身来到了屋外,看著天空中的明月,他的內慢慢平静下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他在心中默念一句,心中已然充满了信心。

日子如溪水般潺潺流淌,转眼间,山野层林已被深秋的霜色染透,红黄驳杂,煞是好看。

张云的日子也过得愈发紧凑扎实,他的学业也早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同窗。

如今他已经正式开始学习《大学》。

族长赏的那套簇新《四书》,被他用家中最乾净的一块粗布裹得严严实实,珍重地锁进唯一完好的旧木箱底层。

每日散学归家,昏黄油灯下,他必小心取出,就著微弱的光线细细翻阅、诵读、揣摩。

原来的小沙盘也被他换成了一个大沙盘,不过沙盘依旧是他磨礪文字的主要战场。

如今他已从单字描摹,渐渐连成了句子默写,甚至偶尔还能看到他用竹笔尖刻下的简略批註心得。

字跡虽受沙盘所限略显板正,但骨架间已隱隱透出沉稳的力道。

王恕对张云的关注与日俱增,讲解也愈发精深。

这日,王恕踱著方步,缓缓行至张云案前。

此时张云正在默写《大学》开篇,王恕的目光落在他字跡上,捻须頷首:

“张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此三纲领,乃为学之总纲,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汝可知何谓『明明德』?”

张云闻言低头思忖,心中闪过无数种解释,但似乎都不太全面。

他躬身道:“夫子,弟子不知!”

王恕点了点头道:“此句之意是,非仅知晓道理这般浅显,更在於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擦拭心镜,使吾人本有之光明德性,彰显无遗。此『明』字,既是知晓,亦是践行,更是焕发其光。”

张云凝神细听,手中竹笔在沙盘边缘无意识地轻点。

夫子的话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漾竟使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夫子之意,是否如镜蒙尘则晦,拂拭方明?”

“读书明理,亦是为拂去心上尘埃,使本性之善光,如水到渠成,自然流露?”

“大善!”

王恕面上露出笑意,眼中闪过毫不掩饰的讚许,“正是此理!当真是孺子可教也。”

“然则,此『明德』非独善其身,闭门造车可成。更需推己及人,『在亲民』。”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扫过学堂里一张张稚嫩的脸庞。

“此『亲』字,非亲疏之亲,当解作『新』,新民也。使民日新其德,化育之功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他眼睛看著张云,语重心长道:“张云,汝观村中父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淳朴本分,此即『民』。但又该如何使之『新』呢?”

张云再拜:“还请夫子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