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格物致知(1/2)

王恕看向张云捻了捻鬍鬚,继续道:“欲使之心,非靠空谈大道理,悬於空中楼阁。乃在於尔等读书种子,身体力行,以德化行,导其向善,潜移默化,移风易俗。”

“譬如你刻苦向学,尊师重道,孝悌友邻,乡人见之,日久天长,岂非一种『新民』之春风?”

这番讲解,將高深的义理与眼前实实在在的乡土生活紧密勾连,张云听得心潮翻涌,只觉肩上的担子又沉实了几分。

他恭敬起身,叉手行礼:“学生谨记夫子教诲,必以『明明德』修身,以『新民』为志,不敢懈怠。”

周围的学童见张云与夫子一问一答,皆是面露羡慕之色。

不过大多数人也很清楚自己与张云的差距,因此並不嫉妒。

散学的钟声一响,张云还未起身,几名同窗就围了上来。

作为原本学堂大师兄的张掖腆著笑脸道:“云哥儿,夫子前日讲『格物致知』,这『格物』究竟如何『格』法?是像看草树木那样盯著瞧吗?”

张云闻言面上微微一笑,放下竹笔,耐心解答:“夫子言,『格』,至也,穷究其理也。『物』者,事也,理也。『格物』乃穷究事物內在之理。譬如眼前这沙盘,”

他指著自己用了无数遍的工具,“竹笔为何能在其上写字?因沙粒鬆散,可受外力塑形。”

“为何墨汁滴上去却不成字?因沙粒缝隙大,不存墨,瞬间渗漏。此即『格』一物之理。”

“读书亦是如此,一字一句,皆需沉心静气,穷究其本义,联繫上下文,思索其深意,融会贯通。”

『致知』便是由此点滴积累,积跬步以至千里,终有一日豁然贯通,明晓大道本源。”

他隨手用竹笔在沙盘上画了个简易的日晷图,“又如农人观日影而知时辰,亦是格物致知之途。”

张昶这时也收拾好书袋,走了过来过来:“还是云哥儿解得通透。夫子昨日讲『君子不器』,我琢磨著,『器』指有形之器物,各有其用,君子不当拘泥於一技一能,当志於大道本源。不知然否?”

张云点头,眼中露出认同:“昶哥儿所言甚是。

『器』者,各有专用,如碗盛饭,瓢舀水,界限分明。

君子则不然,其心广大如海,通达事理,不拘一格,能应万变。

譬如夫子,不仅通晓经义奥旨,亦知农时稼穡、人情世故、事理曲直,此即『不器』之君子风范。”

角落里,张奇听得半懂不懂,见眾人目光皆聚於张云,又闻其侃侃而谈,心中那股酸涩妒意更甚,忍不住嗤笑出声:

“哼!沙盘上说得天乱坠,还不是纸上谈兵……”

“昶哥儿可不比你差,有本事你跟昶哥儿比一比!”

“奇娃儿,你这是何意!”

闻言张昶立即的出言反问,张奇嘿嘿一笑,“昶哥儿,我这不是看不得某些人小人得志嘛!”

张昶闻言没有说话,就这样冷冷盯著他,他顿时感觉自己像被掐住脖子的鸭子

张掖此时也对他心生不满。

“张奇,你想干嘛?”

“奇娃儿你太过分了……”

“就是就是……”

“奇娃儿,你要真是个有本事的,你自己跟云哥儿比一比啊……”

其他学童也纷纷指责起他来。

张奇见自己一句话竟然如同捅了马蜂窝一样,引来眾人指责,他只得訕訕低头。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咱们且回家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