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章 私塾(2/2)

“好好,方大哥。”

方明行笑著点了点头道:“私塾一年学费三两银子,要是吃住在私塾一年便是四两银子,加上平日里要用到的笔墨纸砚,一年下来恐怕要六两银子,拜师的话需要准备六礼,即肉乾、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这些,我回家在与父亲说一声,下次你直接带小儿去便是。”接著又把拜师的礼仪简单的说了一遍。

宋三牛听得连连点头,没听懂的地方又要方明行重复了一遍,等把拜师需要的东西都弄懂后,宋三牛点了点头“多谢方大哥提点,我先回去准备著,过几日便带孩子去私塾找令尊。”

方明行摇摇头笑道:“宋兄弟不用客气,如果有什么不懂的,你再来问我。”

“好好好。”

又与方掌柜客气了几句,宋三牛便赶紧前往杂货铺,拜师六礼杂货铺都能买到,东西买好后,宋三牛便兴冲冲的回了家。

宋四河知道他爹今天为他打听私塾这事,也不跑去老宅玩了,专心致志在家里等著,不时的走到院门口伸出头看向村头的小路。

等天接近正午,灶房里饭香味飘了出来,宋三牛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儿子,爹回来啦!”

宋四河立马迈著小腿“咻”的一下冲了出去,宋三牛看见小炮仗衝进来,下意识弯下腰把宝贝儿子抱了一个满怀。

“想爹了没?”

“想”宋四河咧嘴笑大声道。

灶房里,王氏拿著锅铲炒著锅里的春笋,春笋是今早她和婆婆在歪脖子山脚下刚从土里拔的,配上腊肉香味鲜的不行,听到院子外边传来动静,立马从灶房里探出头来看,见是两父子又黏糊在一起,无语嘱咐道:“去洗手,准备吃饭。”

“好嘞。”宋三牛把儿子放下后,洗了把手,去灶房里端碗端饭。

宋四河前世就特別喜欢吃笋,到了古代更是喜欢,古代的笋实在是太鲜了,配上腊肉的香味,宋四河小肚子吃的圆乎乎的。

宋三牛吃的也很满足,摸了摸肚子打了一个饱嗝,对著桌上几人笑道:“镇上的私塾我已经打听过了,一年三两银子,加上笔墨纸砚一年五两银子左右。”至於住宿根本是不可能的,儿子还是天天在身边好,他可不放心儿子在离开他的视线。

“打听好就行,家里有牛车,去镇上读书也放心。”宋老爷子看著小孙子吃过饭油乎乎的小嘴巴笑著道。

宋四河听到过几日便要去读书心里也充满了期待,他终於要在这个时代跨出第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