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章 方夫子(1/2)

又过了几日,到了三月十八这天,天空湛蓝如洗,几朵捲云隨风飘动,阳光洒向大地,温暖而明亮,村中各户人家裊裊炊烟,不时传来几声孩童的嘻戏声,和犬吠声。

宋四河今日早早的便起床了,换上王氏特意为他准备的新衣,挎上心爱的小挎包,来到灶房前,王氏看见儿子穿著一身新衣可爱乖巧的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老张氏把锅里的蛋羹盛出来,又洒了一层放上去,端到嘴边吹了吹,才递到小孙子面前慈爱道:“吃吧!”

宋四河用木勺挖了一块,递到奶奶嘴边,奶奶摇摇头拒绝,又递到王氏嘴边,王氏笑道:“娘不爱吃蛋羹。”

不爱吃怎么可能,蛋羹那么香,谁不爱吃,不过宋四河也没有拆穿她们,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想著他一定要学有所成。

早饭后,宋三牛背著背篓牵著儿子,在王氏和老俩口的目送下往村口走去,宋二牛早早的便在村口等著了,老三前两天便对他和大哥说过了,以后只要逢集,早上便由他们拉客的时候把小侄儿送去,其他时间和下午再由老三自己去接送,他们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的,再说小侄儿读书他们也开心,甚至他也有些心动,自家也就三河一个儿子,要不也送去私塾读两年,以后也能去镇上找个活计。

这么想著,等老三父子俩上了牛车,宋二牛便忍不住道:“老三,私塾一年要多银钱?”

宋三牛以为二哥是好奇,解释道:“三到五两不等,镇上有两家私塾呢!”

“嘶,这么贵啊。”宋二牛知道读书贵,但是突然听到这么多银钱还是忍不住咂舌,便是按最低標准三两算,两年便是六两银子,宋二牛又心动又肉痛,心里仿佛有两个小人来回的撕扯,家里这么多年积蓄加上分家所得,一共十一两银子不到,要是送三河去读书,算了,先看看小弟家四河读的怎样再说。

三月十八是镇上十日大集,不需要宋二牛吆喝,不一会车上便坐满了人,二伯见车坐满了,轻拍了一下牛屁股,小牛开始卯足了劲前行。

十里八村的经常出来也能混个眼熟,尤其是宋三牛以前这个混不吝,想不认识都难,大家见宋三牛身边坐著一个白净好看的小娃都有些好奇,一个中年妇人终於忍不住道:“宋三牛,你家的崽长得真好看。”

宋三牛挺了挺胸膛笑眯了眼道:“那是,隨我。”我骄傲!

“呵呵....。”几人看看混不吝的宋三牛,又看看坐在旁边乖巧懂事眨巴著大眼睛听他们说话得小娃,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一路上欢声笑语,很快便到了镇上,宋二牛等宋三牛宋四河两人下车后,拍了一下牛屁股跑的比谁都快,宋三牛尔康手,宋四河则捂嘴偷笑著,二伯这是怕爹给他钱呢。

宋三牛也知道二哥这是什么意思,也不在意,他这次本来便没准备给,低头朝著儿子笑道:“儿子,走,爹带你去拜师读书。”

说著便牵著宋四河往镇西边柳树巷走去,两人大概走了一刻钟左右,空气中突然飘来一股淡淡的柳树清香,再往前边走了几步,便看见前边有一条小巷,巷子有些窄,两边的院墙高耸,等两人走的近些,就听见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