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五年计划的蓝图(2/2)
海军以近海防御为主,在已有舰队的基础上,採购新舰艇並加强建设,五年內建成一支拥有30艘千吨级驱逐舰,10艘试验性潜艇的小型舰队。建立海岸警卫力量。
徐盛毕竟是文人出身,更加重视富国兴业,在他和部分懂经济的地方乡绅的建议下,他们计划初步建立工业基础,保障军需和民生基本需求,减少对外部依赖的核心目標。
首先交通方面,优先修筑塔那那利佛-迪耶果、塔那那利佛-塔马塔夫两条战略级碎石公路,部分路段利用旧法殖民道路基础,拓宽加固。五年內爭取完成主干线,打通经济动脉,为之后建造铁路打下基础。
其次在资源开发方面,萨瓦石墨矿在德国技术指导下全力扩產,保障军工需求。勘探並开发铁矿、煤矿、镍矿等战略资源。林业、渔业也合理设置了开发计划。
然后就是农业为本,继续强力推行“垦荒令”,引进並推广南洋高產水稻、改进农具、兴修小型水利。五年目標:粮食自给自足,並且能够支持大规模移民的需求。
最后再设立“工商署”,统一管理。鼓励发展满足民生和军需的小型工业:纺织、製、榨油、肥皂、火柴、小型机械修理等。吸引內外资本投资。
至於李崇武也閒不住,他决定亲自抓几方面:
首先將在远东的高瀚调过来,帮助成立“大汉银行”,发行“汉元”,逐步规范金融秩序,严厉管控外资银行,尤其是滙丰的活动范围。
其次设立“移民署”,加大力度吸引、组织、安置来自南洋及华南沿海的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提供土地、农具、种子及初期口粮贷款,鼓励开垦中部高原及西部沿海荒地。五年目標:新增汉民移民200万!建立稳固的汉民基本盘。
在“兴办义学”基础上,五年內於塔那那利佛建立第一所“大汉陆军讲武堂”培养基层军官,还要成立“大汉技术学堂”培养工矿、测绘、机械等初级技术人才,在此期间还要选拔人才派往欧洲留学。
各城镇加大普及蒙学,强制推行汉文教育,灌输“忠勇爱国、抵御外侮、共建家园”思想。
在民族政策方面,继续让非黄种人土著持续减少,保留黄种人,並鼓励与汉人通婚吸收表现优异的梅里纳、萨卡拉瓦等部族头人子弟进入讲武堂或政府基层,分化瓦解,爭取大多数。
外交方面由徐盛、菲利普主导,要爭取最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时间。
外交服务於“强军、兴业、移民”三大核心。猥琐发育,儘量不主动挑衅任何列强。
继续利用英德矛盾,爭取技术和资金。对德国,重点落实技术转让,警惕其野心。对英国,利用其金融资本和“外交承认”,但严防金融渗透。密切关注英法战爭走向。
此外秘密接触美国,利用其新兴工业国地位和相对较少的殖民野心,寻求非敏感设备採购渠道,最后要格外关注远东局势变化。
纲要草案终於要成稿了,为了不出紕漏,李崇武逐字审阅,增刪修改。
终於审阅完最后一处,李崇武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手腕,然后目光投向远方,思绪也隨之而去。
不知不觉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快五年了,没想到他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愈发接近现实。
李崇武攥紧了双拳,深吸一口气,想到自己马上快生的妻子,心中的目標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