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五年计划的蓝图(1/2)

李崇武深知,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方案,无法支撑一个新生政权在列强虎视下的长远生存。

他需要的是一个系统的蓝图,一个凝聚人心、指引方向的纲领,而这就需要制定一个五年甚至更长远的计划。

塔那那利佛王宫,议政厅大门紧闭。巨大的马达加斯加地图铺满了整面墙壁,上面密密麻麻標註著矿点、交通线、要塞位置和规划的工业区。

李崇武端坐主位,徐盛、李靖、林志远、李耀祖等核心成员围坐长桌两侧,气氛凝重。

“我们各项事情推进进度如何,各位心知肚明。”李崇武开门见山,声音不高却压得人喘不过气,

“兵工厂勉强打下基础,要塞炮位初见轮廓,林志远的海军……姑且算他能守卫港口。但这远远不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永远是被动的!”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划过全岛:

“我们需要一个纲领!一个覆盖军政、经济、民生、內政、外交的全面计划!

不说几十年要怎么干,最起码未来五年,我们要做什么?建成什么?依靠什么?目標是什么?今天,必须议定《五年计划》纲要!”

爭论激烈的会议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彻夜灯火不熄。

最终李崇武制定了优先发展军工,农商业並存的发展规划。

李靖和林志远主导强军固防,目標是铸成“铁壁铜墙”,使任何列强势力在考虑入侵时,必须预估难以承受的代价。

他们制定了三方面政策:

一、军工体系:以开疆城兵工厂为核心,五年內实现克虏伯210mm要塞炮的自主生產,初期可接受德国部件组装,李崇武还专门给这个炮起了一个名字叫“镇海”。

同步建立中小口径火炮、山寨毛瑟步枪厂、弹药生產线。

建立火药厂、炼钢厂,初期依赖进口废钢、生铁冶炼。

林志远的“潜艇试验”项目也被纳入计划,目標是五年內掌握小型近海潜艇的建造技术,不求先进,但求实用。

二、在要塞方面,形成迪耶果-塔马塔夫-马哈赞加三角核心海岸线,构筑以“镇海”炮群为核心的永备工事体系。

中部高原依託山险,建立纵深防御节点。五年內完成第一期主体工程,具备抗击大规模海上入侵的能力。

三、在陆海军建设,计划维持5个精锐野战师(约5万人)规模,以德式操典严格训练,配属炮兵、工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