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看不见的「手」(1/2)

凌晨三点,控制室內的灯光依然明亮。

李赫站在中央控制台前,手指轻敲著金属表面。

“李总工,一號炉准备就绪。”

钱功的声音从对讲机中传来。

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工人已经在车间里守了整整六个小时,但声音中没有懈怠。

“开始。”

李赫按下了启动按钮。

巨大的车间內,只有一台炉子在运转。

其他九台设备静静地矗立在原位,冰冷的金属外壳反射著微弱的光线。

刘教授坐在数据监控台前,双眼紧盯著屏幕上跳动的数字。

温度曲线、压力变化、振动频率,每一个参数都被精確记录。

“温度上升稳定,没有异常波动。”

“压力保持在预设范围內。”

“振动频率正常。”

一个个报告传来,每一个都让房间里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四个小时后,冷却程序启动。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钱功小心翼翼地打开炉门,取出了那片陶瓷叶片。

在明亮的灯光下,叶片表面光滑如镜,边缘锐利,没有任何可见的缺陷。

“外观完美。”

钱功的声音有些颤抖。

两小时后,检测报告送达。

刘教授拿著那份薄薄的纸张,手指微微发抖。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

“內部应力分布均匀,未发现微裂纹。”

“晶体结构完整,强度达到设计標准的百分之九十八。”

“抗疲劳性能优异,预计使用寿命超过设计要求。”

控制室內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

但李赫没有露出任何表情。他只是点了点头,然后转向钱功。

“准备二號炉和三號炉。”

“隔墙运行。”

钱功愣了一下,但还是立刻行动起来。

二號炉被推到了隔壁的小车间,两台设备之间隔著一道厚厚的混凝土墙。

启动程序再次开始。

这一次,两台炉子同时运转。

低沉的嗡鸣声透过墙壁传递,在整个基地內迴荡。

刘教授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监控屏幕上。

两条温度曲线在屏幕上並行显示,起初完全独立,各自按照预设轨跡运行。

但隨著时间推移,微妙的变化开始出现。

“李总工,您看这里。”

刘教授指著屏幕上的一个细节。

两条曲线在某个关键节点出现了轻微的同步波动,幅度很小,但绝对不是偶然。

“相似度大约百分之十五。”

刘教授的声音带著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撼。

“在统计学上,这已经远远超出了隨机误差的范围。”

李赫走到屏幕前,仔细观察著那些细微的波动。

“继续。”

八小时后,两片叶片被取出。

一片完全合格,另一片存在轻微的內部应力不均,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內。

废品率从百分之九十下降到百分之五十。

但这还不是最震撼的结果。

“准备四號炉和五號炉。”

李赫的声音依然平静。

“並排运行。”

这一次,两台炉子被放在同一个车间內,相距不到三米。

启动的瞬间,整个车间都被低沉的共振声充满。

两台设备的嗡鸣声交织在一起,產生了一种奇特的和谐。

监控屏幕上的数据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两条温度曲线几乎完全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