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奇蹟诞生,完美的艺术品(1/2)
精密的传动装置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钢製臂杆在液压系统推动下缓缓伸入炉內。
热浪扑面而来。
带著金属特有的气味,略带焦糊味的空气。
机械臂的末端夹具精准地锁定托盘边缘。
动作稳定而流畅,没有丝毫颤抖。
李赫站在控制台前,双手依然轻搭在那几个旋钮上。
汗水从他的额头滴落。
他的眼神紧紧锁定机械臂的每一个动作。
这是最后的检验。
成功或失败,就在这一刻。
机械臂开始回撤。
托盘在高温炉內缓缓升起。
每一厘米的移动都牵动著所有人的心弦。
钱功蹲在主泵旁边,右手依然贴著金属外壳。
他能感受到机器內部的每一次脉动。
能听到液压系统工作时的细微声音变化。
但此刻,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那个正在移动的托盘上。
张师傅站在感应线圈附近,双脚稍微分开,保持著最佳的感知姿態。
电磁场的强度已经降低到安全水平。
但他依然能感受到余温带来的微妙震动。
老王和小刘也从各自的监听位置走了过来。
四位老师傅围成一个半圆,眼神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刘教授站在人群后方,双手紧握成拳。
指节因为用力过度而发白,青筋在手背上清晰可见。
作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次实验的意义。
三次失败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他心头。
王元植院士拄著拐杖,身体微微前倾。
年过八旬的老人此刻显得异常专注,浑浊的眼睛死死盯著那个缓缓升起的托盘。
他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全过程,经歷过无数次成功和失败。
但这一次不同。
这关乎著中国工业的未来。
杨卫国默默地站在角落里,双臂交叉抱在胸前。
他的脸色依然严肃,但眼神中透出一丝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希望。
机械臂的动作越来越接近完成。
托盘的轮廓开始在炉门口显现。
控制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等待著这歷史性时刻的到来。
李赫的双眼开始发红。
不是疲劳,而是极度紧张造成的生理反应。
他的右手食指依然停留在第一个旋钮上,左手掌心贴著推桿表面。
肌肉保持著隨时调整的准备状態。
即使在这最后时刻,他也不敢有丝毫鬆懈。
终於,托盘完全脱离了炉內。
机械臂在空中停顿了一秒钟,然后开始水平移动。
托盘上的景象开始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一片深邃的金属光泽映入眼帘。
不是普通金属的那种略显粗糙的反光,而是一种近乎镜面的光滑质感。
钱功的身体开始颤抖。
不是恐惧的颤抖,而是一种难以控制的激动。
他的嘴唇微微张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张师傅的双手紧紧握拳,关节处传出轻微的骨头摩擦声。
他的眼睛瞪得滚圆,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机械臂继续移动,將托盘放置到指定的检验台上。
强烈的聚光灯瞬间照亮了托盘的內容。
所有人都看清了。
一片完美的陶瓷叶片静静地躺在托盘中央。
它的表面光滑如镜,每一条弧线都精准得令人窒息。
在强光照射下,叶片表面反射出令人心醉的光芒。
那种光芒不是单纯的金属反射,而是一种带著深度的,几乎具有生命力的光泽。
叶片的厚度精確到毫米级別,边缘处理得丝毫不差。
每一个角度,每一条线条,都展现出完美的工艺水准。
这不是工业產品。
这是艺术品。
钱功第一个冲了上去。
他的脚步踉蹌,几乎摔倒在检验台前。
双手撑在檯面上,眼睛死死盯著那片叶片。
泪水开始从他的眼角涌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