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0.1秒的上帝之手(1/2)
右手食指开始转动第一个旋钮。
不是大幅度的转动,而是极其细微的调整。
角度精確到了0.1度。
压力参数开始发生阶跃式变化。
炉內的金属液体瞬间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分子结构开始重新排列。
李赫的左手同时抓住了第二个旋钮。
温度控制。
他的手指能够感受到旋钮內部齿轮的每一次咬合。
顺时针转动15度。
炉內温度瞬间上升了0.3摄氏度。
这个数值听起来微不足道。
但在这个临界状態下,0.3度的温差足以决定整个实验的成败。
第三个旋钮在他的右手中指控制下开始转动。
气氛配比。
氮气和氬气的比例发生了万分之三的调整。
如此微小的变化,任何传感器都无法准確测量。
但李赫的手指知道。
他的肌肉记忆知道。
四十年的经验告诉他,这个比例是完美的。
最后是那个长行程推桿。
李赫的左手掌心贴在推桿的金属表面。
他能够感受到推桿內部液压系统的每一次脉动。
推桿开始向前移动。
不是匀速的移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变速运动。
先是快速推进3毫米。
然后骤然减速。
接著以极其缓慢的速度继续推进1毫米。
最后又是一个快速的0.5毫米推进。
整个过程持续了0.08秒。
(请记住 101 看书网解书荒,101????????????.??????超实用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三个旋钮和一个推桿在他的双手控制下完成了一套完美的协调动作。
这不是人类应该能够完成的操作。
这超越了生理极限。
这超越了反应速度的极限。
这超越了精度控制的极限。
但李赫做到了。
他的双手在这0.1秒內变成了上帝之手。
炉內的金属液体感受到了这四个参数的同步变化。
压力、温度、气氛配比、流速控制。
四个变量在同一时刻发生了完美的协调变化。
金属分子开始按照预定的方式重新排列。
那个困扰了他们三次的信號漂移被精確地补偿了。
不是用电脑程式补偿。
不是用传感器反馈补偿。
而是用人类的直觉和经验补偿。
李赫的双手完成最后一个动作后,整个人瞬间失去了所有力量。
汗水从他的额头滚落。
衣服已经被汗水完全浸透。
他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不是恐惧的颤抖。
是极度疲劳后的生理反应。
他靠在控制台上,双腿几乎无法支撑身体的重量。
胸口剧烈起伏。
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异常困难。
控制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刚才那一幕震撼得无法言语。
他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他们看到了一个人在0.1秒內完成了四个精密控制动作。
他们看到了人类的极限被彻底打破。
他们看到了一个奇蹟。
钱功还蹲在主泵旁边。
他的耳朵依然贴著金属外壳。
但此刻传来的声音让他瞪大了眼睛。
“主泵声音...正常了。“
他的声音带著不敢置信的颤抖。
“啸叫声消失了,频率恢復稳定。“
张师傅站在感应线圈旁边。
他的手掌能够清晰感受到电磁场的变化。
“感应线圈震动...完全稳定。“
他的声音同样充满了震撼。
“电磁场强度达到了理论最优值。“
老王趴在冷却水管道上。
管道內传来的声音让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冷却水流速...完美。“
他的声音哽咽了。
“热交换效率达到了设计极限。“
小刘守在温度控制柜前。
那些跳动的指示灯此刻显示出了从未见过的稳定状態。
“继电器吸合声...规律而清脆。“
他的声音带著泪音。
“温度控制系统运行完美。“
四位老师傅的报告匯聚成一个结论。
所有参数都达到了理论最优状態。
那个困扰了他们三次的技术难关被彻底攻克了。
刘教授站在远处。
他的嘴巴张得能够塞进一个鸡蛋。
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他无法理解刚才发生的一切。
这违背了所有的科学原理。
这超越了人类的生理极限。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
李赫用一种完全不可能的方式创造了奇蹟。
王元植院士拄著拐杖。
他浑浊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这位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发展全过程的老人,此刻被彻底震撼了。
他看到了中国工程师的极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