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院士的办公室与未来的蓝图(1/2)
黑色的“上海”牌轿车没有驶向戒备森严的部委大院。
它拐进了一条栽满白杨树的安静街道,最终停在一栋灰色的苏式建筑前。
这里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所,门口没有卫兵,只有一块褪色的牌子,和一扇吱呀作响的铁门。
空气里没有长安街的喧囂,只有一种混杂著旧纸张、墨水和尘土的,属於知识的沉静气味。
小张领著李赫走上吱嘎作响的木质楼梯,来到了三楼走廊尽头的一间办公室。
他敲了敲门。
“请进。”
一个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小张推开门,对李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自己则没有进去,转身带上了门。
李赫走了进去。
这间办公室和他想像中的完全不同。
没有气派的办公桌,没有会客的沙发。
整个空间,几乎被顶到天板的书架和堆积如山的书籍、资料所填满。
一张磨得发亮的旧木书桌被挤在窗边,桌面上除了一个黑色的转盘电话,一个巨大的搪瓷茶缸,就只剩下一小片可以写字的空地。
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在空气中投射出无数舞动的微尘。
王元植院士正坐在那张吱呀作响的藤椅上,戴著老镜,手里捧著一沓用夹子夹好的稿纸。
他看得极其专注。
李赫没有出声打扰,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
过了许久,王院士才像是感觉到了什么,缓缓抬起头。
他看到李赫,先是一愣,隨即摘下眼镜,脸上露出了发自內心的笑容。
“来了。”
老人站起身,动作有些迟缓,但精神矍鑠。
他没有先和李赫握手,而是走到了墙角的暖瓶架旁,拿起那个印著“为人民服务”的军绿色铁皮暖瓶。
他拧开自己的那个大號搪瓷茶缸,用手指捻了捻里面的茶叶,然后才小心地往里面倾倒著滚烫的热水。
一股浓郁的茉莉茶香气,瞬间在空气中瀰漫开来。
“坐,坐,別站著。”
王院士指了指旁边唯一一张空著的,靠背都有些歪斜的木椅子。
他把那个巨大的茶缸推到李赫面前。
“喝茶,没什么好招待的。”
李赫双手接过那个滚烫的茶缸,缸壁的温度透过掌心,传递著一种朴素的暖意。
“谢谢王老。”
王院士重新坐回自己的藤椅上,他拿起桌上那沓稿纸,用指尖轻轻摩挲著纸张的边缘,那动作像是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
“你这东西,我翻了一晚上。”
老人的声音不大,却透著一股子压抑不住的亢奋。
他伸出三根手指。
“整整三遍!”
他身体前倾,死死盯著李赫。
“李赫同志,我问你,你知道你写的这是什么吗?”
不等李赫回答,王院士一巴掌拍在稿纸上,声音斩钉截铁。
“这不是一篇论文!”
“这是开天闢地的惊雷!”
这个评价,从中国材料学界泰斗的口中说出,让整个房间的空气都凝固了。
王院士拿起稿纸,翻到其中一页,手指重重地点在那些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上。
“用杂质当反应物,在烧结的时候搞原位反应,生成增强相……”
“这个脑子是怎么想出来的!太大胆了!”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全世界!所有搞陶瓷的,都在跟傻子一样追求『高纯净』,把那点杂质当成瘟神一样躲!”
“你倒好,反著来!直接把我们当成垃圾的东西,变成了点石成金的仙丹!”
“莫来石、赛隆相的晶须增韧,谁不知道?可那得什么条件?什么原料?我们搞得起吗?”
“你呢?就用咱们最土的国產料,用咱们自己的破炉子,硬生生把这条路给趟出来了!”
王院士放下稿纸,胸口剧烈地起伏,好像刚跑完一场马拉松。
他用一种全新的,审视又探究的眼神打量著李赫。
“这不只是解决了『843项目』的难题那么简单。”
“你这是给咱们国家整个先进陶瓷工业,指了条没人走过的阳关大道!一条完全自己说了算的路!”
李赫捧著滚烫的茶缸,吹了吹热气,平静地听著。
他脸上没有半分年轻人该有的激动或自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