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点石成金,来自未来的「炼金术」(1/2)

正在临时实验区指挥若定的高强,听完手下的匯报,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发出一声毫不掩饰的嗤笑。

“去废料仓库捡垃圾了?”

他环视了一圈自己这边崭新的,散发著金属光泽的西德设备,又看了一眼那些穿著白色手套,小心翼翼操作著雷射粒度分析仪的技术员。

“黔驴技穷,破罐子破摔了。”

高强轻蔑地摇了摇头,对身边的一重专家们说道。

“看来这场比赛,已经提前结束了。”

“大家打起精神,把我们的样品做到完美,让部委的领导和王院士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工业水准!”

一重的专家们发出一阵低低的笑声,看向红星厂方向的眼神里,充满了怜悯与优越感。

而在红星厂简陋的检测室里,气氛却压抑到了冰点。

李赫没有理会罗工和刘师傅的劝阻。

他只是將那块废渣和一捧结块的氧化铝粉末,放在了实验台上。

“刘师傅。”

李赫的语气平静,却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你信不过这些废料,总该信得过你的手艺吧?”

刘师傅猛地一怔。

“我需要把这些东西,磨成两千目以上的细粉。”

李赫看著他。

“用你最精湛的手艺,把它们磨到你能做到的最细,最均匀。能做到吗?”

刘师傅看著李赫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又看了看自己那双布满老茧和伤痕的手。

那双手,曾经是他一生荣耀的源泉,却在昨天的显微镜下,被击得粉碎。

他心中的骄傲,已经被名为“科学”的东西,彻底碾碎。

而现在,这个年轻人,却要他重新拾起这份手艺,去处理一堆垃圾。

刘师傅的嘴唇哆嗦了半天,最终,他狠狠一咬牙。

“能!”

一个字,带著劫后余生的倔强。

他不再问为什么,只是红著眼睛,带著两个老师傅,抱起那些废料,走向了球磨车间。

检测室里,只剩下李赫,罗工,还有一脸紧张的杨卫东。

“李赫,你到底要干什么?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罗工急得团团转。

李赫没有直接回答。

他走到墙边那块小小的黑板前,捡起一根粉笔头。

“罗工,你看一重那边。”

李赫在黑板上写下“α-sic”几个字。

“他们用的克虏伯粉末,纯度极高,颗粒均匀,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α相碳化硅。”

“但『纯』,也有『纯』的缺点。”

李赫用粉笔在“纯”字上,重重画了一个圈。

“化学上,越纯的物质,性质越稳定,反应活性就越低。想要让这种高纯粉末在高温下结合成致密的陶瓷体,需要极高的烧结温度和巨大的压力。”

“他们赌的是他们的设备,他们的工艺,能把这种材料的性能,百分之百地发挥出来。”

罗工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些理论他懂一些,但从未想得这么深。

“那我们呢?”

李赫笑了笑,在黑板的另一边,写下了一连串化学式。

sic,c,sio2,fe2o3,al2o3……

“这是我们的国產料,杂质多,成分复杂。”

他用粉笔,圈住了“al2o3”(氧化铝)和“c”(游离碳)。

“在你们所有人眼里,这些都是有害的杂质,是垃圾,是毒药。”

李赫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

“但在我眼里,它们是催化剂,是成核剂,是点石成金的『魔法』。”

“这叫,『原位反应烧结』。”

六个字,从李赫嘴里说出来,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砸在罗工和杨卫东的心上。

“原位……反应烧结?”

罗工喃喃自语,这个词组,他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当我们的混合粉末,在炉膛內被加热到特定温度,比如1750摄氏度,並且在充入高纯氮气的气氛下……”

李赫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在揭示一个跨越时代的秘密。

“这些氧化铝、二氧化硅杂质,会和碳化硅基体,以及我们额外添加的工业硅废渣,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

“它们不会安分地待在原地,它们会生成全新的物质。”

“比如,莫来石相(3al2o3·2sio2)。”

“再比如,氮氧化硅,也就是『赛隆』(sialon)。”

“这些新生成的物质,会以晶须的形態,在材料內部『生长』出来。它们是无数根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强度极高的针状晶体。”

李赫放下粉笔,转过身。

“罗工,你见过钢筋混凝土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