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点石成金,来自未来的「炼金术」(2/2)

罗工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那些原位生成的晶须,就是我们材料內部的『钢筋』。它们会彼此交织,形成一张致密的,坚不可摧的微观网络,將所有的碳化硅颗粒,死死地锁在一起。”

“它能极大地增强材料的韧性,弥补强度上的不足。”

“这,就是我的破局之法。”

整个检测室,死一般的寂静。

罗工张大了嘴,呆呆地看著黑板上那些天书般的化学式,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这套理论,完全超出了他三十多年所学的一切知识范畴。

用杂质去增强材料?

在烧结过程中生成新的物质?

这已经不是材料学了。

这是炼金术!

杨卫东则激动得浑身发抖,他手里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各种化学式和名词,看向李赫的眼神,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几个小时后。

刘师傅带著两个老师傅回来了。

他们每个人都一脸疲惫,衣服上沾满了黑白相间的粉末,但眼神里,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

他们捧著两个搪瓷盆,盆里,是他们用尽毕生手艺,磨出来的,细腻到了极点的粉末。

“李师傅,按你的要求,都磨好了。”

刘师傅的声音有些沙哑。

这一次,他没有再质疑。

他只是一个手艺人,他听不懂那些高深的理论,但他看懂了李赫眼里的那种自信。

那种足以顛覆世界的自信。

李赫点了点头。

“开始配料。”

他拿出一张纸,上面写著一连串精確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

“国產绿碳化硅粉末,78.45%。”

“工业硅废渣粉末,11.20%。”

“废弃氧化铝粉末,7.35%。”

“剩下3%,加入糊精和石蜡,作为粘合剂。”

杨卫东戴著口罩,站在分析天平前,小心翼翼地称量著每一种粉料。

他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每一次加料,都像是完成一个神圣的仪式。

混合的过程,依旧严格按照李赫制定的標准。

“左三圈,慢速。”

“停。”

“右五圈,中速。”

刘师傅和罗工站在一旁,屏住呼吸,看著那盆灰不溜秋的粉末,在搅拌棒下缓缓混合。

他们仿佛看到的不是粉末,而是一个即將诞生的奇蹟。

当所有的工序完成。

李赫亲自將混合好的粉料,倒入石墨模具,送上了压力机。

加压,成型。

当模具打开。

一块通体灰黑,表面粗糙,看起来质地鬆散的压坯,出现在眾人面前。

它没有任何光泽,边缘甚至还有些掉渣。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像一块从煤堆里捡出来的,劣质的蜂窝煤饼。

李赫拿著这块“煤饼”,走出了检测室。

外面,一重的人已经完成了他们的样品製备。

高强手里捧著他们的压坯,那是一块浅灰色的,表面光滑如镜,边缘整齐利落的圆饼,充满了工业的美感。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红星厂的工人们隔著车间大门,看到李赫手里那块丑陋的东西,刚刚燃起的一丝希望,瞬间被浇灭。

高强看到了李赫,也看到了他手里那块东西。

他脸上的傲慢再也无法掩饰,放声大笑起来。

“李总工,你们这是准备烧砖吗?”

“要不要我支援你们一个砖窑?”

他身后的专家团队,爆发出哄堂大笑。

刺耳的笑声,传遍了整个七號车间。

然而,李赫置若罔闻。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愤怒,也没有任何羞恼。

他只是平静地捧著那块丑陋的“煤饼”,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向那台已经冷却待命的神炉。

在所有人复杂的目光中。

他亲自打开炉门,將那块寄託了红星厂最后希望的“废料”,轻轻地,稳稳地,放入了炉膛的正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