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气感(2/2)

赵大牛撇撇嘴:“装什么勤快,这里僧人都不管咱们的,过两天你就知道了。”

其他几个行童也都懒洋洋地靠在石塔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著。

“要是我也能被哪位大师看中就好了。”矮胖行童嘆了口气。

“做梦吧你。”另一个瘦高的行童嗤笑道:“你看看自己这身板,哪个武僧能看上你?至於文僧……你连《般若经》都背不全。”

“那也比你强!”矮胖行童不服气。

“你昨天念经,把『南无阿弥陀佛』念成『南无阿你陀佛』,差点没把我笑死。”

眾人鬨笑起来。

林默听著他们斗嘴,心中却在思索。

看来这寺中的確等级森严,想要出头不容易。

不过他並不著急,因为他有的是时间慢慢熬。

这一世资质不好,倒不如积累些经验,將来总有机会。

当——当——当——

晚课的钟声响起,在山谷中迴荡。

“收工了!”赵大牛第一个跳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

其他行童也都站起身,拿起扫帚簸箕,准备下山。

林默看了看手中还剩一半的落叶,又看看即將西沉的夕阳。

“你们先走吧,我再扫会儿。”

“你疯了?”赵大牛瞪大眼睛,“晚课钟响就是下工的信號,你还扫什么?”

“今天第一天,想把活做完。”林默平静地说。

眾人面面相覷,看他的眼神像在看傻子。

“隨你吧。”赵大牛摇摇头。

说著,他转身带著其他人下山去了。

林默目送他们离开,继续低头扫地。

其实他另有打算。

白天人多眼杂,不方便细看。

现在正好趁著无人,可以仔细研究一下那些碑文。

特別是达摩院那几位高僧的石塔,碑文上似乎记载了一些武功招式,说不定能看出些门道。

天色渐暗,塔林愈发幽静。

风吹过松林,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有人在低声呜咽。

林默並不害怕,塔林里住了几位老僧,想来也不会太危险,眼下四处无人,他反而觉得这种环境很適合思考。

他来到一座高大的石塔前,这是达摩院第三代首座的墓塔。

碑文上写著:

“达摩院首座慧能禪师,俗家姓李,少林出身,精通七十二绝技之金刚不坏功、大力金刚掌、罗汉拳……曾以一人之力,降伏青牛山群寇……”

林默仔细看著,试图从这些文字中窥探出一些修炼的奥秘。

忽然,他听到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穿褐色僧衣的中年和尚正缓缓走来。

此人面容清癯,双目有神,太阳穴微微隆起,一看就是內功不俗。

“小行童,天都黑了,怎么还不下山?”中年和尚问道。

林默连忙合十行礼:“弟子初来乍到,想把今日的活计做完。”

中年和尚打量了他一眼,目光在他瘦弱的身躯上停留片刻。

“你就是新来的行童?”

“是,弟子正是。”

“嗯。”中年和尚点点头。

“勤勉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塔林夜晚阴气重,你这样的体质,待久了容易生病。”

“多谢师父提醒。”

中年和尚又看了看他手中的扫帚,忽然道:

“你可识字?”

林默心中一动,如实答道:“略识一些。”

“哦?”中年和尚似乎有些意外。

“行童中识字的可不多,你是从哪学的?”

“小时候爹娘请过教书先生,教过一些。”

这是原身的记忆,林默的爹娘虽然只是鏢师,但也算有些见识,曾请人教过他识字。

中年和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既然识字,平日里除了扫地,也可以多看看这些碑文,虽然你们行童不能习武,但多了解些寺中歷史,也是好的。”

说完,他双手背在身后,慢慢走向塔林深处。

林默望著他的背影,忽然发现这位和尚走路时脚步轻盈,落地无声,显然轻功造诣不浅。

“这应该是达摩院的武僧。”林默暗想。

等那和尚走远,林默又扫了一会儿,见天色確实见晚,这才收拾东西下山。

回到禪房时,其他行童都已经在吃晚斋了。

所谓晚斋,不过是些粗茶淡饭,一碗糙米粥,两个窝头,一碟咸菜。

林默默默吃著,心中却在回想刚才看到的碑文。

“金刚不坏功……大力金刚掌……这些武功的名字倒是威风,不知道练起来是什么样子。”

正想著,赵大牛凑过来:

“喂,你刚才在塔林有没有发现什么?”

“我遇见一位穿褐色僧衣的师父。”

“褐色僧衣?”赵大牛眼睛一亮。

“那是达摩院的標誌!你遇到的肯定是武僧,他跟你说什么了?”

“就问了几句,让我早点下山。”

“就这样?”赵大牛有些失望,“我还以为……”

“以为什么?”

“没什么。”赵大牛摇摇头。

“能跟达摩院的武僧说上话,也算你运气好。咱们这些行童,平时他们看都不看一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