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气感(1/2)

想到这里,林默打起十二分精神,开始认真念诵。

同时暗暗模仿那些武僧的呼吸节奏。

起初只觉得彆扭,气息不顺。

但坚持了一会儿后,竟然感觉小腹微微发热,有一股暖流在缓缓流动。

虽然微弱得几乎察觉不到,但林默可以確定,这不是错觉。

“果然有门道!”

他心中暗喜,表面却不动声色,继续跟著念。

一个时辰后,午课结束。

行童们如蒙大赦,一个个揉著发麻的膝盖站起来。

“要死了要死了,”一个高瘦行童齜牙咧嘴。

“天天跪著念经,膝盖都要废了。”

“你才来几天就叫苦,”赵大牛撇撇嘴,“我都跪了三年了。”

“三年?”那人瞪大眼睛,满脸惊讶。

“那你的膝盖……”

“早就没知觉了。”赵大牛无所谓地耸耸肩。

眾人往塔林走,一路上都在抱怨。

只有林默若有所思,回味著刚才的感觉。

那股暖流虽然微弱,但確实存在。

如果他没猜错,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气感”。

武者修炼的第一步,就是要感应到体內的气。

“看来这寺里的水很深啊。”林默心想,

“表面上是念经礼佛,实际上暗藏修炼之法。”

“只是不知道,是所有经文都有用,还是只有特定的段落……”

下午,眾人回到塔林继续洒扫。

这里的树木太过茂密,早上刚扫乾净的地方,下午又落了一地黄叶。

秋风萧瑟,捲起漫天落叶,像是下了一场金黄的雨。

林默不厌其烦地清扫著,一遍又一遍。

赵大牛看不下去了:“你至於吗?反正明天还会落,扫那么乾净干什么?”

“閒著也是閒著。”林默淡淡道。

“你可真是……”赵大牛摇摇头。“算了,隨你吧。”

他转身走到一棵大树下,其他几个行童早就在那里了。

一个行童不知从哪弄来一副破旧的骨牌,正在和另一位矮胖行童玩。

一个瘦高行童靠在树干上,嘴里叼著根草,望著天空发呆。

“唉,”他突然嘆了口气。

“这做杂役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啊。”

“想什么呢?”有人问道。

“我也想练武。”他说。

“你看人家慧明,跟咱们一起进寺的,现在都开始学拳了,昨天我看到他在练桩功,那架势,威风得很。”

“想得美,”赵大牛嗤笑道:“咱们这些行童,哪有资格练武?”

“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吧?”

“只要熬满五年,通过考校,再有执事举荐,就能成为正式僧人了。”

“五年?”矮胖行童苦著脸。

“五年后我都十九了,还练什么武?人家说练武要趁早,过了十六岁筋骨就定型了。”

“那也比没有强,再说了,也不是非要熬五年。要是运气好,被哪位大师看中……”

“你说的是周泰,周师兄吧?”赵大牛插话道。

一提到这个名字,几个行童都来了精神。

“周师兄真的被收为弟子了?”一个人好奇地问。

“那还能有假?”赵大牛神秘兮兮地说,“我可是亲眼看到的。那天慧空长老从藏经阁出来,正好听到周师兄在大殿念经。”

他清了清嗓子,学著说书人的腔调:

“那声音啊,真是绕樑三日,余音不绝。慧空长老当场就停下了脚步,在殿外听了足足一刻钟。”

“然后呢?”几人听得入神。

“然后慧空长老就进殿了,指著周师兄说:『这孩子不错,跟我走吧。』就这么简单,周泰就从行童变成了慧空长老的记名弟子。”

“真羡慕啊。”

“听说慧空长老最是惜才,手下的弟子个个都有真本事。”

“可不是嘛,”赵大牛压低声音。

“我还听说,上个月寺里办水陆法会,来了不少香客。有几个大户人家的小姐,都偷偷打听周师兄呢。”

“为什么?”矮胖行童有些不解。

赵大牛坏笑:“还能为什么?他长得俊啊!剑眉星目,器宇轩昂,又有一副好嗓子。那些小姐们,听他念经都能听得脸红心跳。”

“去去去,净瞎说,寺里哪来的小姐?”

“真的,我亲眼看到的!”赵大牛信誓旦旦的说道。

“那天几个小姐装作来上香,实际上眼睛一直往周师兄身上瞟。”

眾人鬨笑起来。

林默静静听著,手上的动作却没停。

夕阳斜照,给石塔镀上一层金光。

“喂,新来的。”赵大牛忽然转向林默,“你叫什么来著?”

“林默。”

“林默啊,你倒是勤快。”

赵大牛打了个哈欠,说道:“在这儿不用那么卖力,反正也没人看。你看那边。”

他指了指塔林深处。

“那几座大塔后面有片竹林,平时我们都在那歇著,轮流放哨就行。等会儿晚课的钟声一响,咱们就收工。”

林默顺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几座高大的石塔后面,隱约有片翠竹摇曳。

“多谢赵大哥提醒。”林默笑了笑,继续扫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