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十二道王令(2/2)
“这黑小子,莫不是疯了?”
质疑声,此起彼-伏。
就连高台上的那些大臣,也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亩產二十石,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著,同样的一块地,能养活比以前多五六倍的人!
如果这是真的,那大秦,將再无饥荒之忧!
面对山呼海啸般的质疑,陈平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
他指著那几个陶罐,朗声道:“草民知道,空口无凭。这几个罐子里,分別装著来自我们大秦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不同类型的土壤。草民,愿意当著全天下人的面,就在这咸阳宫,种下土豆!”
“三个月!只要三个月!是真是假,一目了然!”
“如果草民有半句虚言,愿受车裂之刑!”
他鏗鏘有力的话语,和他那股以性命为赌注的决绝,让所有的质疑声,都渐渐平息了下去。
人们看著这个不起眼的农家弟子,眼神,从怀疑,变成了期待。
扶苏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王叔没有看错人。
这个陈平,是个有真本事,也有胆魄的人。
“好!”扶苏大声道,“孤,准了!来人,就在这广场之上,划出最好的地块,一切所需,皆由少府供给!孤,要亲眼看著,这亩產二十石的神物,是如何长出来的!”
“孤,还要再加一条!”扶苏的声音,再次提高,“若事成,孤,不但保举你入主大司农,还要封你为『兴农君』!食邑千户!”
君!
封君!
这是自商鞅变法以来,大秦除了军功之外,极少授予的爵位!
整个广场,再次沸腾了!
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
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上升通道!
一个农夫,只要能种好地,就能封君!
这在以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紧接著,墨家的代表,也上台了。
他们没有展示什么具体的器物,而是呈上了一份厚厚的图纸。
上面,详细地规划了如何引涇水、渭水,修建一个覆盖整个关中平原的,更加庞大,更加高效的灌溉水利网络。
並且,他们还设计出了一种全新的,利用水力驱动的,可以自动翻土、播种的“机关农具”。
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实现,关中平原的粮食產量,至少还能再翻一番!
扶苏当场拍板,命少府令,全力配合墨家,立刻组建工部,开始这项浩大的工程。並且,同样许诺,事成之后,墨家统领,可任工部尚书,封“工墨君”!
一个又一个的百家弟子,走上高台。
他们带来的,不再是那些虚无縹緲的治国大道,而是一项项具体的,可以落实的,能够改变大秦,造福百姓的方案。
改进造纸术,让书籍的成本,降低十倍。
改良冶铁法,让兵器和农具,更加坚固耐用。
绘製全国地图,標註山川矿脉,为帝国的扩张,提供最精准的情报……
扶苏一一採纳,並且,毫不吝嗇地许下封赏和官职。
整个兴龙大会,变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与智慧的盛宴。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热烈的,充满希望的氛围之中。
就连一直对百家抱有警惕的李斯和蒙恬,脸上的神色,也从一开始的凝重,渐渐变得缓和,甚至,露出了一丝欣慰。
他们发现,这些百家之人,並非都是只会空谈的蛀虫。当他们將智慧,用到实处时,所能爆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
或许,秦王殿下和太子殿下,是对的。
堵,不如疏。
將这股庞大的力量,引导到建设帝国上来,远比一味地打压和防范,要高明得多。
大会,一直从早上,持续到黄昏。
夕阳的余暉,將整座咸阳宫,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所有人都意犹未尽,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著兴奋和憧憬。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一个崭新的,强大的,富饶的大秦,正在冉冉升起。
扶苏看著台下那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心中,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豪情。
他宣布,兴龙大会,將持续三天。
明日,將议政事,军务。
就在他准备宣布今日大会结束,眾人散去之时。
一个清冷,而又带著一丝妖异魅惑的声音,毫无徵兆地,在所有人的耳边响起。
“太子殿下,如此盛会,又怎能少了我阴阳家呢?”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盖过了现场所有的嘈杂。
人群,自动分开了一条道路。
一名身穿紫色长裙,脸上蒙著轻纱,身姿婀娜的女子,在一群身穿蓝白相间服饰的阴阳家弟子的簇拥下,缓缓地,从宫门外,走了进来。
她的步伐很慢,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所有人的心跳上。
一股无形的,神秘而又强大的气场,以她为中心,向著四周瀰漫开来。
原本热烈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来人,正是阴阳家的东君,焱妃!
不,现在,或许应该称她为,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