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富贵险中求(2/2)

进出的外国人確实多,可都有翻译和陪同,与普通人群保持著一定距离。

李炎只得隨著人流往梨江边去。

这时候的滨江大道已有雏形,岸边的石栏上每隔几步便有一个或如仙桃,或如莲,或如小狮子样的柱头造型,比起现代建筑更有一番古韵。

夏季是丰水期,梨江如绿萝碧簪蜿蜒於秀山之间,与岸边石栏组合成一幅水墨山水画。

老外显然很喜欢这里,李炎耳边讚嘆之声不绝。

李炎眼尖,看见一对老外夫妇落在旅游团后边,两人满头引发,正互相在拍照。

他瞅准机会,刚想上前搭话,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几个本地男青年,一下就把老外给围住了。

“ten,刀乐。ten,刀乐……”(十美金)

美元是国际上通用货幣,老外来国內旅游,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都会兑换一些美元傍身。

又或者外匯券的英文太复杂,远不如刀乐直白,小贩们不会说。

总之,他们边喊著刀乐,边举起手里的毛笔、印章、劣质珠串等文玩產品。

李炎心想,这些人胆子这么大的吗?当街对外国友人叫卖。

何况这些东西现在最多值个几毛钱,十美金,还不如去抢。

就在他为同胞感到蒙羞的时候,这对老外夫妇非但没有表现出鄙夷的神色,反而看起来颇感兴趣。

两人对毛笔尤其爱不释手。

老头说,这是东方皇帝用的好东西,一百年前还只在贵族之间流行。

老太婆笑他,你又不会使用,买回去也只能做装饰品。

老头却说,这样的装饰品才十美金,就算送人也是拿得出手的一流商品。

卖毛笔的青年见两人嘰里咕嚕个没完,他既听不懂,又不会说,只是一位地叫著价钱。

李炎猜测,他们可能只会说这一句“十美金”的英文,连討价还价都不懂。

即使互相语言不通,老头还是付帐了。

他们挑选了五支毛笔,一共五十美金。

几毛的本钱挣了五十美金,相当於一百多人民幣,普通工人三个月的工资。

什么是暴利?

这就是暴利。

卖毛笔的哥们嘴都乐歪了,旁边的人嫉妒地看著他数钱,可手里的钱还没攥热乎,就听见有人喊:

“条子来了!”

这些人呼啦一下做鸟兽散,撒丫子就跑。

李炎估计是旅游监察队的人来了,他虽是局外人,但为避免麻烦,也跟著跑开了一段距离。

身后一片喧譁声。

李炎回头一看,果然有个身上掛满珠串的青年被几个戴红袖套的人摁在地上,青年疼的嗷嗷叫,领头地骂道:“看你还跑。”

这一带游客稀少,没有外宾,只有几个零星內宾,见到这种情况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也就见怪不怪了。

那几个监察队员又踢了珠串青年几脚,押到附近的吉普车上。

李炎四周围看看,发现刚才卖毛笔的青年此时不见踪影。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富贵险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