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二信標与「工业考古」的偽装(2/2)

十秒。

周正的身体,猛地僵住了。

他缓缓地抬起头,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嘴唇微微颤抖,眼神中充满了极致的震撼与一种近乎崩溃的茫然。

“有……裂痕……”他的声音乾涩得像是砂纸在摩擦,“在……在阀门接口,右下方……我……我用指甲量了一下,差不多……三毫米……”

“轰!”

李虎和钱德利的大脑,像是被投入了一颗原子弹,瞬间一片空白。

李虎“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对著陆扬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一个头,额头撞在坚硬的废铁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用这种最原始、最虔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那股已经满溢出来的、对神祇的敬畏。

钱德利则双腿一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气,看著陆扬,眼神里再也没有了諂媚和投机,只剩下最纯粹的、源於灵魂深处的恐惧。

这已经不是人了!这是鬼神!这是行走在人间的活神仙!

陆扬缓缓地走了过来,他没有去看跪在地上的李虎和瘫倒的钱德<strong>利</strong>,而是將目光投向了依旧趴在锅炉上,仿佛被抽走了灵魂的周正。

“现在,你还觉得这是巧合吗?”

周正艰难地从锅炉上爬了下来,他的动作有些踉蹌。他走到陆扬面前,立正站好,但那挺拔的身姿却在微微颤抖。

“报告陆少!”他用尽全身力气,才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颤抖,“我……我不明白!我请求……解释!”

“很好。”陆扬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周正这个问题。李虎的狂信和钱德利的恐惧,都只是附庸,唯有征服了周正的理性,这支团队的根基才算真正牢固。

他环视了一圈已经彻底失魂落魄的三人,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平静而又带著某种魔力的声音,开始了他的“布道”。

“你们是不是觉得,我是未卜先知的神仙,或者能掐会算的道士?”

没人敢回答,但他们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陆扬淡淡一笑,摇了摇头:“我跟你们一样,是人,是相信科学的唯物主义者。我之所以能知道这些,不是靠什么神通,而是靠一门你们闻所未闻的学问。”

他举起了手中的笔记本。

“这门学问,叫做『工业考古学』。”

“工业……考古学?”周正喃喃地重复著这个陌生的词汇,眼中闪过一丝迷茫。考古,他知道,是挖古墓的。可工业……怎么考古?

“没错。”陆扬的声音充满了自信,“你们以为这片废品站是混乱的吗?不,在我的眼里,它不是。它是一本厚重的、用钢铁写成的歷史书。每一次倾倒,都像是在书上写下了一页。倾倒的时间、来源、车辆的载重、甚至当天的天气,都会影响这些『字跡』的排布。”

他指了指脚下的钢铁山脉。

“比如这里,我知道它的『地层』结构。最下面是七八年到八零年的早期废料,中间是八一到八三年的,最上面才是最近一两年倒的。这就像考古学家判断地层年代一样,是一个基本原理。”

三人听得云里雾里,但似乎……好像有点道理?

“然后,”陆扬的语速开始加快,一连串他们听不懂但感觉无比高级的词汇,从他嘴里倾泻而出,“我会分析每一批废料的『物质腐朽率』,不同工厂的钢材成分不同,生锈的速度和形態也不同。再结合江城几十家工厂的出厂记录、设备报废清单、事故报告、技术图纸……將这些数以千万计的数据,进行『交叉索引』和『关联性分析』。”

他拍了拍自己的笔记本:“你们以为这是什么?这是我的资料库和计算器。我把所有的变量——地层压力、腐朽率、倾倒时的物理拋物线、甚至底下泥土的沉降係数——全部输入到一个极其复杂的『数学模型』里。通过运算,它就能为我生成一张『概率云图』。”

“概率云图?”钱德利傻傻地问。

“对。图上每一个点,都代表著某件物品可能存在的位置。概率越高的点,顏色越深。而我图纸上標註的,就是那些概率超过99.9%的点。”陆扬看著他们,“所以,我不是在预言,我是在计算。我找到的不是什么神跡,而是隱藏在海量数据背后的、唯一的科学事实。”

一番话说完,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李虎张著嘴,一个字也没听懂,但他听懂了最后一句话——这是科学!比神仙还厉害的科学!他看著陆扬的眼神,狂热之中又多了一层崇拜,那是对知识的崇拜。

钱德利则在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他终於明白了,陆爷不是鬼神,陆爷……是掌握了天顶星科技的超级天才!他那点混社会的江湖伎俩,在人家这种降维打击的“科学”面前,简直就是个笑话!他的恐惧,瞬间转化为了更深层次的敬畏。

而周正,他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那口气,仿佛吐出了他心中所有的迷茫、困惑和挣扎。

工业考古学、数学模型、概率云图……这些词汇他一个也无法深入理解,但这套逻辑是自洽的!它为他所见的一切不可思议,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唯物的、科学的基座!

他的世界观没有崩塌,而是被强行拓宽、升级了!

他终於明白,自己面对的不是什么超自然力量,而是一种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更高维度的智慧。

他再次看向陆扬,眼神彻底变了。那不再是对待一个少年,甚至不再是对待一个“陆少”。那是一种学生仰望导师、士兵仰望元帅的眼神,充满了绝对的信服与追隨的决心。

“我明白了。”周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陆少,您的知识,是我们的罗盘。从现在起,您所有的指令,我们都將作为最精密的科学报告来执行。绝无折扣!”

陆扬微微頷首,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成了。

他成功地將一场“封神仪式”,偽装成了一堂“科普讲座”。

他为自己的“神跡”找到了最完美的理论依据,將团队的信仰,从摇摇欲坠的封建迷信,引导向了坚不可摧的“科学崇拜”。

从此以后,他的图纸,就是真理。他的话语,就是定律。

而他,就是执掌这门“未来科学”的、唯一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