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独狼的篮球理念(祝祖国繁荣昌盛)(2/2)
此外,马布里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他与球队核心队友的配合存在根本性矛盾。
最典型的便是他在明尼苏达与凯文·加內特的搭档。
当时凯文·加內特已经是联盟冉冉升起的超级巨星,是球队毫无爭议的建队基石。
新秀年的马布里搭档加內特就將森林狼从泥沼中带进了季后赛,即便最终首轮遭遇火箭横扫,但依旧外界认为森林狼至此將会成为冠军的有利爭夺者。
但心高气傲的马布里却不愿牺牲球权和进攻主导权,他渴望成为那个持球发起点和终结者,而非围绕加內特去设计战术、为其输送弹药。两人在战术地位和球权分配上產生了难以调和的衝突。
马布里更倾向於自己持球单干,导致球队战术体系变得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合力。
尤其是森林狼给加內特送上了一份“天价合同”后,更加让马布里感到不爽,使得他和加內特的场內外矛盾愈发尖锐。
外界也因此给他贴上了“不顾团队,只顾个人表现”的標籤,“独狼”的绰號自此流传开来,伴隨至今。
不过,很多人肯定也会疑惑,既然那么“独”,怎么还能送出那么多助攻?
这其中的关键在於马布里助攻的產生方式和极高的球权掌控度。
他的助攻,绝大多数来源於“个人超强攻击力吸引防守后產生的被动分球”,而非“通过战术跑位、传导球主动为队友创造机会”。
最常见的模式就是,他利用速度和技巧强行突破到禁区腹地,迫使对方內线协防,整个防守阵型被他一个人牵扯得向內收缩,这时他再把球分给被放空的外线射手。这种助攻,本质上是以个人进攻为绝对起点和诱饵,其成功高度依赖他个人的状態和防守方的反应。
球权掌控这块,在他的职业生涯巔峰期,他的球权使用率常年高居联盟前十。球队的进攻几乎完全围绕他一个人展开,其他四名队友更多时候是站在场上“等待他的分球”,而不是积极地参与战术发起和球的流动。
这种“一人持球,四人旁观”的模式,即便最终能转化出助攻数据,也是低效的、被迫的。。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极度依赖个人能力的打法,即便能刷出漂亮的数据,也是通过吞噬大量球权换来的,很难真正意义上带动整个团队,让身边的队友变得更好,从而难以持续地贏得比赛。
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
胜利,需要的是体系,是化学反应,是五个人的合力。
即便是“神”也需要神之副手。
苏枫叮嘱完球员后便坐到板凳席上,他感受到马布里的炙热目光,隨之望了过去。
看到对方强烈的战意,苏枫不禁莞尔。
他看不上马布里这种自私的篮球哲学,这与他一心想要打造的团队至上的火箭队格格不入。
然而,即便他再怎么看不上马布里,此刻也不敢有丝毫大意。因为他很清楚,系统带来的“传球意愿及能力提升20%”临时增益效果,绝非儿戏。
一个原本就场均能送出了8.3次助攻的顶级持球核心,如果再凭空增加20%的传球意愿和能力……那会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著他可能会更早、更主动地分享球;意味著他那些被迫分出来的球,可能会传得更加精准、时机更加刁钻;意味著他可能会在个人进攻和团队传球之间,找到那么一丝危险的、不可预测的平衡点。
这样一个“加强版”的独狼,绝对有能力让任何轻视他的对手,付出惨痛的代价。
今晚的火箭队,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准备好迎接一个可能前所未有、既能疯狂得分又“乐於”传球的史蒂芬·马布里。
一声哨响,火箭与太阳的首节比赛正式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