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如何破局(2/2)
即便以后未必人人都能吃上职业球员这行饭,如果凭藉打篮球能够上大学,总比直接輟学搬砖强吧。
能上大学,比直接告诉学生家长“你的孩子今后能靠打篮球吃饭”更容易让后者接受。
苏枫的蓝图中,他可以在偏远山区、贫困区,和当地学校合作,派遣专业的团队免费进行培养训练,发现好苗子可以资助他们上初中上高中。
另外,他也会跟一些普通本科高校合作(名校不需要苏枫掺和了),成立奖学金来招揽篮球特长生。
等这些篮球特长生毕业了,有能力的去打职业,没能力的可以进入专业技术领域谋生。
中国想要真正的將小学到大学联赛做大做强,那么大量的专业人员是必不可少的。
试想一下,只要参与联赛的学校都配主教练、专业训练及管理人才,那么这个人才缺口將是非常大的。
这也就可以一定解决了篮球特长生就业问题。
这也是苏枫需要考虑及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庞大,庞大到苏枫想要靠一己之力解决简直难於登天。
除了解决现实问题之外,苏枫还想给他们编制个梦想,就是可以打上职业篮球和成为篮球明星。
nba作为全球篮球最高的舞台,肯定是大家的终极梦想。
国內的小孩想要打nba可以通过几种方式,要么有著极好的天赋直接就读美国的学校然后参加选秀,要么加入国內外的任何一家俱乐部报名参加选秀,也可以等到22岁自动参选。
当然,等到22岁就已经没什么潜力和竞爭力。
所以要么去美国上学,要么能够早早的加入俱乐部。
苏枫有著ncaa的背景,倒是可以尝试著打通一些美国高中或者ncaa高校的门路,但名额肯定非常有限。
所以重点还是国內的职业环境,只有扩大国內职业环境才能容纳更多的篮球运动员进来。
可不管是去美国还是留在国內都是要看球员本身的硬实力。
苏枫构思的培训体系就是夯实球员本身实力,至於如何扩大职业环境就要看国內的整体篮球氛围了。
其实国內篮球也好、足球也罢都不缺氛围和球迷基础。
后世火爆的村ba、贵超、苏超无不如此。
先从民间、小俱乐部开始,慢慢培养球迷基础,等到大家有了看球的习惯,再逐步正规化、职业化。
而且从民间开始还有个好处,就是能够让老百姓、让球迷有种与有荣焉。
我们村跟隔壁村干起来,哪能不去支持?
慢慢到我们乡、我们县、我们市......
后世苏超的火热不就是十三太保为了荣誉而战吗。
目前国內的这种为荣誉而战的氛围是缺失的,是不强烈的,只有奥运会这种世界级赛事国人才有些荣誉感。
那从一开始国內的各大体育赛事就没有荣誉感吗?
当然,也不是所有体育方面都没有荣誉感。
曾经足球在国內的氛围还是非常好的,从甲a联赛到中超联赛,也有这无数球迷追捧。
可结果玩砸了!
具体內幕如何,苏枫作为局外人没法了解那么多,但是后世从上至少那么多人进局子就可想而知。
黑,真汤姆黑啊。烂也是真汤姆烂。
篮球呢?
相对体量没有足球那么大,但里面的水可同样不浅,不然姚明那么高的个进去后也都被淹没的看不到人影。
苏枫还没有自大可以抗衡整个中国的体制。
撼不动大树,那苏枫就想在大树旁边先种一棵草。
等这棵草长大了,或许能够影响身旁的那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