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除夕春晚,又到深城(求追读月票)(1/2)
“炸酥肉啊,好香!”
“陈四孃,给你尝尝。”
“谢谢啊,好久没吃过酥肉了。”
晚上,李宇家在炸酥肉,榨鱼,明天过年要用,提前弄好。
此时,有一些邻居在李宇家看电视,陈四孃就是其中之一。
酥肉在这个年代的农村可是稀罕物,不仅是因为肉贵,不丰富,还因为捨不得用菜油来榨,太费油,心疼。
过年,能炸酥肉的人家,家里都属於是比较富足的。
今年李宇回来了,李家的生活就变得不一样了。
没有肉,那就买。
菜油,李宇的隨身空间中就放著一些,今天去赶场时拿出来的,当作他在集市上买的。
第二天,李宇家过年,邻居们知道,因此没有人过来打扰。
大爷大娘堂哥,爷爷奶奶,他们都来了。
“二弟,还是你家今年的过年菜丰富,还有兔肉,牛肉,好几个凉菜……羡慕你啊,有个好儿子。”
“大哥,说这些做什么。等李强出去了,明年过年回来,也给你们挣钱回来过闹热年。”
“说的是。喝酒,这茅台酒真是不错啊,宇娃孝顺,知道给你带好酒回来。”
“嘿嘿,这就是不错。还有多的,大哥回去时带一瓶回去。”
昨天李宇虽然提了菸酒到大爷家,但並不是茅台酒。
下午。
堂哥李强跟著李明一起学骑自行车,等到了深城时用得著。
爷爷,大爷,李父三人在簸箕上打错牌。
奶奶,大娘,寧母三人在桌上打麻將。
李宇他们四个在弄自行车。
屋里,收音机放著节目,还能碰到放音乐的时候。
六点左右,准备看电视。
应该是各家把孩子看著的,今晚没有人来李宇家打扰。
就他们一家人看电视。
看完新闻后,开始吃饭。
“这是春节联欢晚会……”
八点,开始放联欢晚会,其他人不懂,李宇就给他们解释下。
对於这个年代具体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李宇不清楚,但今晚看到几个自己穿越前看过的,听过的,比较熟悉。
有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司马光砸光!
还有“懒汉相亲”,“胡椒麵”。
以及一首经典歌曲在今晚出现。
爱的奉献!
这首歌,奶奶,大娘,寧母都听得感动落泪。
看电视上癮,一大家人直到凌晨电视没了节目后,还意犹未尽。
大半夜的,李父,李宇两人送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堂哥他们回去。
夜里,在这个年代的农村,除夕夜里放鞭炮的都极少,更別说放烟了,而且也不能隨便放,村里的茅草房子,穀草堆太多了,很容易引起火灾。。
李宇隨身空间里没有准备鞭炮和烟,给忘记了,等明年过年可以放放烟,如果允许的话。
大年初一。
不出远门,不打扫,不洗衣服,不下地……总之,就是初一天不干活,不拜年,大家都在家里耍。
新年第一天,李宇一家穿上了新的衣服,羽绒服,毛衣,新鞋,新帽子。
“早上吃汤圆。”
李宇起来后,看到李父在烧火,寧母在搓汤圆。
早饭后,就有邻居来找李父,寧母他们打牌。
李明,李红吃完早饭就跑出去玩儿了,身上揣著不少瓜子生,还有压岁钱,玩具。
玩具车,玩具枪,洋娃娃等等,李宇买了不少玩具回来。
马强,马伟,李强等人来李家找李宇玩儿,就打打扑克牌,聊聊天。
马伟是刘三孃家的,马强是陈四孃家的,跟李宇差不多大,以前都是一起玩儿,一起上学的。
“李宇,我爸打算带我和马强一起跟你去深城,让我来问问你的意思。”
有长辈带著他们两个人去,出了事,不用李宇负责。
就是让李宇帮著带带路,到了深城帮他们熟悉下,告诉他们怎么去找活等等。
这些事情,李宇是愿意帮忙的,而且这种程度的帮忙也不好拒绝:“可以。到时候,李强哥也会一起,我们一起去。
到了深城,我可以帮你们找房子租,或者先找活,无论是在工地还是进厂,大多是包吃住的,不过,工作时间长,会很辛苦。”
见李宇答应下来,马伟高兴道:“辛苦怕什么,不就是出把力嘛,我们在家种地也是下力气,肯定能干。”
……
初三。
李宇一家去另外一个乡,需要走路一个多小时。
是他外公外婆家。
寧母家里兄弟姐妹更多,她是最大的,也是长姐。李宇有两个舅舅两个小姨,十多个表弟表妹。
几十人在一起,十分热闹。
穿得好看,有好玩具,有果的李明,李红成了孩子们的焦点。
李宇成了大人们的焦点。
听说李宇这两年出去挣钱了,舅舅小姨们都心动,只是他们拖家带口的,孩子最大的也只有十五岁,还在读书,因此一时半会儿没有决心出去闯一闯。
想著过两年,大些的孩子,不能继续读书了,就可以跟著李宇出去打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