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买半边猪,看电视上癮(求追读月票)(1/2)

“大哥,这柿子真甜啊,好好吃。”

送给爷爷奶奶的柿子是软柿子,李红和李明得到了一些。

为什么会有软柿子?

自然是李宇在深城买的,然后放在隨身空间中的,只是给家人解释时,说的是在县城买的,这就比较合理了。

不然从深城一路带回来,软柿子怎么可能保持完整。

他们兄妹三人回去时直接去了刘三孃家。

“哇,好多肉。”

“我闻到肉香了。”

李红,李明看到已经在分解的猪肉,都忍不住咽口水,好久没吃肉了。

“宇娃来了。”

“嘿,李宇,挣大钱回来了啊。”

“快来,正好,你家买的半边猪都快弄好了。”

“刚才去你家找你不在,去哪里了?”

这里已经有二十多人,老人,中年人,年轻人,小孩子都有,李宇一来就成了焦点。

没办法。

李宇回来就带了自行车,电视机,录音机等贵重东西回来。

散发的瓜果,多而稀罕。

现在又买了半边猪,了两百多块钱。

种种事情无不说明,李宇出去是挣大钱了!

作为村里,队上,第一个外出打工回来还挣大钱的人,大家好奇,羡慕,嫉妒,也想像李宇那样挣大钱。

李宇每次都谦虚的解释说自己这两年挣的钱,现在都了。

但即使是这样,那也是很多少了啊,是在家里种地无法比的。

“李明,你把这些肉给你爷爷奶奶送去。”

寧母拿出比较肥的十多二十斤的猪肉给李明,让他给爷爷奶奶送去。

在这个年代,肥肉才是最好的,因为缺油,尤其是猪油。

这次买的半边猪,有八十多斤,剩下六十多斤,除开骨头,內臟,油,猪脚,猪头等等,能得到的肉並不多了。

李父在里正在杀鸡鸭。

李宇他们回来后,李明,李红帮著弄鸡毛,鸭毛。

寧母和李宇一起把猪油熬出来,还要把猪脚,猪头给烧一些,然后清洗乾净。

今天是腊月二十七,有些兄弟多的人家,已经开始过年了。

李宇的父亲是兄妹三人,他三姑嫁到镇上,所以每年过年是跟他大爷家轮流过。

今年二十九在大爷家过年,三十在李宇家过年,爷爷奶奶自然是两家都吃,这样人多,过年热闹。

下午。

吃完饭后,还没有来电。

李红,李明就缠著李宇要学骑自行车。

“別怕,不要紧张,放鬆,慢点,转弯……”李宇得帮他们扶著自行车,教他们骑。

李红现在身高矮了一些,自行车比较高,她不能驾驭,只能过过癮。

四点多的时候,终於来电了。

“大哥,来电了,看电视!”

李红对自行车不怎么感兴趣了,一来电就想看电视。

结果,这个时间点没有节目,屏幕上都是雪。

直到六点多才有节目。

而且是动画片。

“有画面了,有人了!”

李明放下自行车,也来看电视了。

李父,寧母也好奇。

这个时间点,天已经黑下来,加上马上过年了,村里人之间暂时走动就少了,怕打扰別人家过年。

少儿节目,放的是“365个夜”。

一天一个故事。

“电视真好看啊。”

“是好看。”

寧母,李父都看得过癮。

七点时,就是新闻联播了。

李父这才依依不捨的去做饭。

即使是新闻联播,对李红他们来说也是第一次看,只要有画面,有声音,看著就过癮。

新闻结束后有天气预报。

之后还有音乐节目。

“还可以听歌,好听。”

八点多有电视剧“什剎海”。

九点多有財经快讯。

之后有蜀都辩论赛节目。

十点多有晚间新闻。

纪录片:长江之歌。

十一点多,所有节目结束,留下一片雪。

“没了吗?”

“都十一点过了,都去睡觉。”

“电视是真好看,一晚上一下就过去了。”

除了李宇,其他人都意犹未尽。

李宇更多的是回味这个年代的电视节目,好奇,觉得挺有趣的。

明天下午来他家看电视的孩子肯定不少,李明和李红明天肯定会忍不住给別人分享。

也可以说是炫耀。

人之常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