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炙手可热的秦王府(2/2)
李亨迷茫地望向坐在自己身边的张良娣,伸手轻抚她那已经被撑到极限的孕肚,动作柔和且缓慢。
张良娣端来一碗羹汤,舀起一勺,艰难伏低身子,餵给李亨说:“不论怎么说,三郎毕竟殿下的儿子,父皇赏赐给他,便等於赏赐给了殿下。”
李亨张开嘴吞咽下去,含糊道:“你不懂!权利让人著迷,更会让人丧失自我。三郎心思深沉,绝不会局限於一个秦王,他这是要效仿太宗皇帝。”
“效仿太宗皇帝。”张良娣目光闪烁,呢喃重复了一遍。
“是啊。太宗皇帝武盖天下,隱太子虽不如太宗,但文治上却颇有建树,可即便如此,最终还是落了个身死家灭的下场。”
“自那以后,我李唐便如被下了厌胜,皇位更叠多以政变,白白消耗国力。”
“先前孤不从三郎劝进,便是有意在孤这一代,结束这种可怕的厌胜,立嫡立长总好过政变。”
“倘若孤听了三郎劝进,那便也就成了政变上位,日后哪还有资格为后人做表率。”
“可父皇、三郎他们却不明白孤的苦心,总以为孤是懦弱,当了十八年的太子,如果连这都分不清,孤早死在李林甫的手中。”
听著李亨的絮叨,张良娣神情变得莫名起来。
立嫡立长,如今东宫长子为李俶,可其並非嫡出,若她被立为太子妃,日后便是皇后,而她的儿子便是嫡出,那这皇位不就是自家的?
不过,眼下外有秦王,內有广平王,这两人皆是她儿子上位的拦路虎,需得想个法子除掉。
至於立太子妃,张良娣有十成把握求得皇帝赐詔,因为她的祖母有恩於幼年时的皇帝。
李亨还在絮叨著,他却不知自己身边这个看似温良柔顺的女人,已经惦念上了未来的皇位继承权。
这时,外面传来內侍的声音,“启稟太子,崔相公求见。”
李亨撑起身子,喊道:“有请。”
“臣见过太子,见过良娣。”崔涣拱手。
张良娣福身:“见过崔相。”
“崔相可是抱恙?为何脸色如此难看?”
李亨邀请崔涣落座。
“殿下可有听说?”崔涣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
“听说什么?”
崔涣道:“下朝后,行在官员或明目或暗里,皆去拜访房琯,他现在可是炙手可热,进秦王府的拜帖都需经他之手。”
李亨脸色一冷道:“奸佞之徒,幸进之辈!”
日常给房琯上完眼药后,崔涣扯出正题:“臣想到制衡秦王的法子了。”
闻听此言,李亨顿时眼前一亮,忙问:“细细道来。”
“让广平王立军功!”
李亨若有所思,问道:“大郎不似三郎那般喜欢军事,如何立得军功?”
崔涣道:“广平王掛帅出征,自会有谋士良將辅助,无需亲自衝锋。”
张良娣递过茶汤,笑道:“想来崔相已经谋略,就別再打哑谜了。”
李亨也望向崔涣。
崔涣抿了口茶汤,道:“就在方才,襄阳传来急递,贼胡拥兵两万南下襄阳,襄阳太守请求救援。”
“如今江淮钱粮多依赖襄阳转运,襄阳失守,则关中、朔方危矣。再者,秦王占金城,钱粮亦需襄阳转运,若趁此控制粮道,秦王有兵无粮岂能成大事乎?”
“臣以为此正是广平王建功立业之时机。”
李亨深以为然,问:“可行在兵马……”
崔涣递上一封摺子,“这是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的请罪书。殿下,此时正是用人之时,王思礼有兵三万,当责成其戴罪立功,与广平王共守襄阳。”
李亨细细思索,言:“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