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李倓:陛下,小心父老遮留(2/2)
在眾人炽热的眼眸中,李倓洪声道:“出发!”
霎时间,马蹄震响,似有地裂山崩之势。
李俶负手站在山丘上,目送李倓背影渐渐消失不见,他眼眸微动,身后传来声音。
“大王,秦王此去若建立功勋恐对您不利呀?”
说话的人身著六品官服,乃崔涣之子,崔琰。
李俶皱眉道:“为之奈何啊。”
又沉默片刻,他问道:“崔相可有良策?”
崔琰道:“如良娣之言,秦王能做之事,您必能做!”
“逼宫?”李俶眉头更深,心中打鼓。
崔琰凝眉,父亲选的人真的对吗?再行逼宫,真当皇帝傻吗?
他语气略微加重:“非也,大王素有仁孝之心,此天下皆知,绝不可行叛逆之事。但民心尚可用,此大王之优势也!”
“民心尚可用?”
李俶如梦方醒,呢喃著。
另一边。
李隆基坐在榻上,定定望著跳动的烛火,耳边似有如无地响著李倓说的那番话。
“陛下,”
高力士敲门进来,端著一盆水来到李隆基脚下,道:“秦王已经率部离去,看方向应该要回长安。”
李隆基:“他叫你出去所为何事?”
高力士给李隆基搓著脚,说道:“秦王提醒说,陛下切勿与东宫分道而行,否则后果难料。还说,入蜀容易出来难,大唐基业不能毁於一旦。”
下午见完太子后,李倓便找了高力士,將可能还会发生的“父老遮留”和盘托出。
毕竟他现在的根基是李隆基,若真让李亨成功登基,那自己还未巩固的成果就可能就会立刻化为泡影。
最好结果是,李隆基与李亨死死绑在一起,两人在灵武打生打死,而他则迅速发展实力。
等到吾壮大,届时便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太白经天,秦王当有天下”。
李隆基阴著的脸动了一下,道:“他到是心狠,自己的爹说卖就卖,是我李家的种。太子是何反应?”
高力士道:“太子一直在房內没露面。”
洗完脚,將要倒水之时,高力士又道:“陛下,陈玄礼在外面站了一个时辰了,是否詔他覲见?”
李隆基眯了眯眼,道:“不见,把朕的手杖赐予他。”
高力士:“诺。”
院外。
陈玄礼拄著龙头手杖,身子佝僂,但却健步如飞。
……
一路披星戴月,李倓率领骑兵,很快便又回到了金城县边境处。
他並非要去长安,他比谁都清楚此时的长安早已沦为了偽燕陪都,城內驻扎的兵马数以万计。
仅凭李倓这点人马,都不够叛军塞牙缝的,他想北上绕过长安,入河东去太原,寻郭子仪、李光弼等人。
作为中唐名將,郭子仪的忠心,与他实力成绝对正比。
郭子仪的河东军与朔方军,同为大唐精锐。
但相较而言,太子李亨兼任朔方节度使,与朔方军有著潜邸情谊,自己若是去朔方,那等於自投罗网。
因此,河东的郭子仪便成了他的不二之选。
狂奔十几里路,李倓刚找到一处水草还算丰盛的地方,还未下令修整,便听一道刺耳的鸣鏑,响彻夜空,紧接著又有怒吼传来。
“杀逆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