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父与子(求收藏,求追读)(1/2)
昏黄的烛火下,刻著“陈”字的铜牌泛著幽光。
李亨沉思中又將其拿了起来,反覆端详,眉头不自觉拧紧。
“三郎……”
李亨欲言又止。
下堂候著的鱼朝恩见状,趋前一步,道:“殿下,建寧王就在院外候著,可需要奴婢將他唤来。”
“唤来吧。”
李亨话出口就后悔了,抬手又叫住了鱼朝恩道:“先让他候著吧。”
鱼朝恩转身回来,从太子那时而紧蹙,时而舒展的眉头,便能看出其內心的纠结。
他心念电转道:“殿下,陈將军既然送腰牌给建寧王以明心志,那便足以证明朝野內外苦杨国忠久矣。”
“奴婢请殿下教旨,诛杀杨国忠以顺天意,从民心,拨乱反正!”
鱼朝恩鏗鏘说完,重重叩首。
李亨闻听此言,心有意动,但是按捺住了激动的情绪,將目光投向堂屋內的另外两人。
其中一人便是先前在门口阻拦李倓面见太子的奉承李静忠。
而另一人衣著华贵,五官端正,眼眸深邃,正是李亨长子、李倓大兄广平王李俶,其后改名为李豫,即唐代宗。
“你们以为如何?”
李亨目光落在李俶身上。
李俶斟酌道:“父亲英明睿智,想必心中早有计算。以儿子愚见,杨国忠其罪难恕,为天下计,为大唐计,当杀!”
李亨满意的点点头。
他素来喜爱这个长子,其不论是长幼顺位,还是谦恭谨孝的性格,都是继承大位的不二之选。
“万万不可!”
李静忠面色急切,开口劝阻,“杨国忠固然该杀,但他为天子宠臣,太子身为儿子,以兵刃见父,岂不是大不孝?”
歷史上马嵬之变中,李静忠正是陈玄礼与太子之间沟通的桥樑,这说明他本身倾向於诛杀杨国忠。
但为何现在又极力劝阻李亨呢?
原因很简单,在这场即將到来的政变中,他捞不到丁点功劳,且早在不久之前便因为跟鱼朝恩爭宠而得罪了建寧王。
外有拥立之功的建寧王,內有虎视眈眈的鱼朝恩。
李静忠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一旦二者势大,未来绝对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所以哪怕明知诛杀杨国忠与太子有利,他也要劝阻。
一切无外乎利益二字!
果然,听到“天子”与“孝”,李亨本能瞳孔骤缩,笑意淡去,脸色再次平静如常。
鱼朝恩暗恨不已,当即开口反驳道:
“若非杨国忠祸乱朝纲,逆胡又岂敢公然造反,天子又何需西迁,饱受顛沛流离之苦?”
“此皆杨国忠一人之罪孽也,陛下只是碍於贵妃顏面,不得已容忍奸臣占据中枢。”
“殿下此时教旨诛杀杨国忠,便是替父分忧,此便是最大的孝!”
李静忠眼神阴鷙,反唇相讥:“陛下年事已高,若因杀杨国忠一小人而惊了圣驾,天下人將如何看待殿下?”
“你这是欲使殿下背上不忠不孝之名,其心可诛!”
鱼朝恩倏地站起,剑指李静忠,怒斥道:“诛杀杨国忠乃为天下、为陛下之大孝,你这丑竖莫非早与杨国忠暗通款曲,这才一而再再而三阻拦殿下行大孝之事?”
李静忠最恨別人说他相貌丑陋,此刻遭鱼朝恩当面辱骂,立时便是怒容满面,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他。
就在他准备反击之时,李亨阴著脸,重重一掌击在案几上。
砰!
两人登时脸色大变,再不敢言语,忙跪地俯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