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他变了(下)(1/2)
百里棲来到新絳自然是代表大秦和姬仇签订盟约的,这是早就定好的事情,只不过一些细节还需要进行磋商,百里棲就是来做这件事的。眾人坐定之后百里棲和姬仇定好了正式磋商的时间之后,命人摆酒设宴款待百里棲一行。在眾人谈笑之间,百里棲把一封盖著籤押的信交给了蒙义。
“这是君上给你的,到自己的房间去看。”
百里棲这句话让蒙义心中那不好的感觉有加重了几分,他站起身来向眾人拱拱手说:“各位先聊,父君给本公子发来密函,本公子先去看看,各位一会再见。”
蒙义出了门向贏来招招手,哥俩一前一后来到蒙义的房间內。蒙义对灵儿使了个眼色,灵儿立即走出门外顺手把房门关好,灵儿並没就此离开而是守在门前。
蒙义捶了贏来一拳问到:“你咋来了?是不是有什么变故?”
贏来指指那封信说:“你先看信,看完再说。”
蒙义打开信仔细一看之后,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涌上心头。贏开在信中倒没说別的,儘管他的话很婉转但是蒙义很清楚,贏开有些担心自己了。担心自己太过看重和姬仇之间的情谊,在百里棲和姬仇磋商时会免不了的偏向於姬仇。儘管贏开的话说得很诚恳也很委婉,但这个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封建社会国君的话就是命令,做臣子的是不能违背的。像贏开这样说的比较婉转诚恳的任何臣子都会感激涕零不会有任何其他想法,但蒙义不行,他是一个智商远远高於年龄的人,也是一个重感情懂利弊知轻重的人。一直以来他为大秦为贏来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任何私心的,也都是出於长远考虑。包括夺占新絳救助姬仇这件事,蒙义也是在审时度势之后才採取了这种办法,应该说这无论是对大秦还是对姬仇都是非常有利的。蒙义此举不仅让大秦站在了道义的一面,也让姬仇拥有了安身立命之地,不至於流落他国遭人白眼,沦为诸侯爭利的筹码。所以说做到这一步蒙义可谓是兼顾各方面、用心很良苦。蒙义敢摸著良心对天发誓,他是没有任何私心和偏向的。然而,就在一切按照蒙义的设想稳步推进的时候,贏开的来信却让蒙义如坠冰窟,他感到极不舒服。蒙义现在才知道人自私起来到底有多可怕,好在贏开只是让蒙义回白狼城,还没卸磨杀驴。但有了这一次,蒙义很有理由相信,將来可能会有一天,自己这头勤勤恳恳的小毛驴会被杀掉,而那一天很有可能就是贏来成为大秦君上的那一天。
蒙义突然觉得自己好傻,他一直把自己和贏来之间的感情看得比一切都重,他全心全意为贏来谋划,替贏来扬名而且蒙义做到了,做的非常的好。如今秦公子贏来的威名在诸侯之间广为流传,可谓如雷贯耳威震天下。两千秦军对阵万余晋军,在不伤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夺占新絳斩首两千级,逼迫八千晋军弃械投降,试问这样的战绩诸侯中有那家的世子能做到,又有哪位將军能做到。蒙义付出了心血,承担了风险,却是在为贏来扬名立万。做到如此地步依旧免不了受人猜忌,而这个猜忌他的人还是被蒙义一直视为是狼爸化身的贏开,这种感觉犹如一把钢刀在剜蒙义的心。
蒙义把信递给贏来,他想看看这个被自己视为亲兄弟的贏来在看过这封信后是什么態度。然而,贏来看完信后说的一句话让蒙义的心彻底凉了。
“狼刺,你不要怪父君。父君也是为大秦考虑,並不是怀疑你。而且我也一天天长大了,总不能什么事情都依靠你呀。”
这句话贏来若是在以前说出来,蒙义绝对是会很开心的。但是现在贏来这样说蒙义心里却是百感交集大失所望。蒙义並不是贪恋权势,不可否认他在扮演贏来的时候这感觉的確很爽,真可谓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意气风发。但是蒙义也清楚,不管自己做的怎么好,早晚是要还给贏来的,毕竟人家才是贏开的亲儿子,人家才是大秦未来的君上。可是蒙义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天回来的这么快,更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到来。谁说古人好骗,谁说古人讲义气,谁说穿越者可以凭自己的智商和超前的知识隨便碾压古人。如今看来,现代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其实都是古人玩剩下的。蒙义应该感谢贏开没有赐给他一杯毒酒三尺白綾,蒙义也才明白为何自己做了这么多身份任然是个猎奴。所谓的等贏来上位之后再恩出於上这句话且听听就好,千万別当真,当真的话就死定了。
想想也是,蒙义一个狼窝里长大的孩子,一个猎奴。在这个讲究身份地位尊卑有序的年代,能够不拘礼节、隨心所欲的和大秦公子以及大秦君上谈天说地,还能想干啥就干啥,他弄够活到现在已经算是侥天之幸了。蒙义此时深刻的体会到封建社会的可怕,若是现代人真的能穿越回到古代,先別说什么虎躯一震王八之气四射的话,你保住小命儿再说吧。想到此处,蒙义突然特別怀念在狼爸狼妈身边的日子。
蒙义伸手摘下贏来的面具戴在自己脸上,隨后脱下衣袍摘下束髮金冠,亲手给贏来穿上戴好。
“公子,狼刺把一切都还给你了,今后狼刺再也不会扮作你的摸样。白狼营也交给你,狼牙也交给你了。还有就是灵儿,先让她跟著你,这对你很重要。”
“狼刺,你这是干嘛。不是说好的不离不弃的吗?等我们老的时候你还要领著我云游四海呢。”
“等我们老了再说吧,这是兵符印信你收好。这是我写的针对晋国的长期战略策划,我只交给你,除了君上之外不要给任何人看。以后遇到事多跟张固和王捷商议,小心贏鈹。公子,狼刺拜別公子。”
“你回白狼城,哪里也不要去。我在父君面前替你要了一块封地,就在白狼城附近的祁山中,虽说那里山多地少,但是適合放牧牲畜。父君已经答应了,文书已经送到了白狼城就在厉显手中,別忘了去拿。你的身份我已经稟告父君,你现在是大秦之士,父君封你为白狼子。只不过这个册封是不能公开的。还有,狼牙里面我只留下蒙放你把闻熙带回去吧,智武堂现在教官太少了。”
很冠冕堂皇的理由,蒙放是贏来的嫡系,俩人可以说是光著屁股一起长大的。而闻熙呢,他有一个世人皆知的身份,蒙狼刺的小舅子。蒙义心里明白所以也没爭辩,当二人换好装束之后,蒙义拱手一礼说:“多谢君上厚赐,多谢公子厚爱。狼刺回去了。”
“狼刺,这是灵儿的身契,我已经稟明母亲灵儿现在已经不是宫女而是良家女了。我不知道她本姓是什么,所以就给她写成了蒙灵儿,你把灵儿也带走吧。”
蒙义暗自鬆了口气,他终於不再是猎奴了。在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於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於贵族的最低层,几乎和百姓良家子的地位一样。在宗法上,大夫臣士,士依附於卿大夫,不得有僭越之举。在经济上,士有一定数量的“食田”,禄足以代其耕,可以不劳而食。在文化上,士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多种教育。因此士的职业是多样化的,或充任武士,或作卿大夫的邑宰、家臣,或在天子、诸侯的宫廷和基层行政机构中担任一般职事官。
在春秋中后期,士作为一个社会等级逐步解体。由於礼崩乐坏、宗法制鬆弛以至於瓦解,士失去了生活保障,除了六艺知识,已经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士在失去“铁饭碗”的同时,也摆脱了宗法制的束缚,不再受卿大夫的役使,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
而大国出於爭霸的政治需要,各诸侯国爭相“尚贤”“使能”,从而使各国对知识的需求急剧增长。以传播文化与政治知识为主的私学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不仅培养出大批文化人,而且形成“不爭轻重尊卑贵贱,而爭於道”的文化理念。种种歷史机缘的遇合,促成了士人的崛起。而现在,蒙义也终於能够从一个奴隶躋身於士人这个介乎於贵族和百姓之间的阶层。
蒙义看著贏来笑了,因为蒙义看出,其实贏来心里也觉得有愧,所以他把能想到的弥补方式都替蒙义做好了。贏来身为大秦公子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错了,蒙义还能说什么呢?他向贏来拱拱手,转身开门走了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