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他变了(上)(1/2)

在姬殤和郑候姬友开始和谈的时候,新絳城新晋军主將贏鈹、军司马百里询分別率军,对新絳城以南八十里外的姬殤军防线开始了试探性的攻击。此战的目的一是为了练兵,二是为摸清姬殤军真实战力。进过几次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之后,贏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经过十几天狼性训练的新晋军的战力明显强於姬殤军,但是进攻时相互之间的配合,功放转换之间的交替掩护还需加强。至於姬殤军,贏鈹给出的评价是,这是一支没有脑子的军队,也是一支不知道自己该为谁作战的军队。和这支军队作战,只要不把他们逼入绝境,只要坚持採取围三闕一的战法,这支军队必定会不战自乱根本用不著打。

贏鈹略带兴奋地说:“公子,经过几次试探性进攻,末將一经发现姬殤军的致命之处。而且姬殤军主力目前被郑候的大军拖在温城根本无法抽身,我们面前的这条防线根本就是形同虚设。末將之见,不如趁此机会发起攻击,一举击破姬殤军的封锁合围之势。如此一来可保新絳无忧,同时还能扩大姬仇世子的势力范围,至少可让姬仇世子和新晋军至少拥有自保之力。”

百里询接著说到:“贏鈹將军所言极是,公子若是担心新晋军兵少战力不足,可命秦军协助攻击。在询看来,姬殤军在面对秦军之时只有望风而逃的份!”

蒙义摆摆手示意贏鈹和百里询坐下,不得不承认,贏鈹和百里询还是很有战术眼光的。仅仅几次试探就抓住了姬殤军的致命弱点而且立即有了作战方案。这个方案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也有很大的取胜把握。但是,战爭是政治的延续,每次战役的发起都是单纯的为胜利而战,都要有一个明面上说的过去的说法以及一个不可言明的真实目的。这就需要统帅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高超的布局指挥艺术、敏锐的判断能力以及不受任何干扰的决心。

几点蒙义全都具备,所以他没说话指了指沙盘,贏鈹立即伸手把代表姬殤军的蓝旗插在相应的位置上。蒙义看了不禁连连点头,这是他第一次了解到贏鈹的真正的军事素养,蒙义不得不承认,在军事指挥上贏鈹的確比贏来强出不少。只看沙盘上姬殤军所在的位置就能知道,贏鈹组织的这几次试探可不仅仅是试探,而是目標非常明確地攻击。因为姬殤军防线上的几个重要的支撑点目前全部被新晋军掌控在手中。换句话说,姬殤军的这条防线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击溃姬殤军夺取防线顺势夺取周边地区可谓水到渠成。但是这中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新晋军的兵力太少,即使能够拿下一大片根据地,可能不能守住还不好说。由此引申出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秦军要不要配合新晋军在晋国的土地上攻城略地。

依照秦军战力,此刻出击晋国,攻城略地如同风捲残云。但问题是秦军的出现会不会激起晋国军民的强烈反抗。姬殤军和新晋军再怎么杀来杀去那也仅仅是叔侄之间权位的爭夺,在晋国军民看来这是晋国內部的纷爭。如果秦军加入的话,那性质就完全变了。晋国军民会认为姬仇世子是借外人之手夺回君位,那么姬仇在晋国军民心中的威望將会大幅度下降。

战端一启很难做到不伤及无辜,若是秦军出战时间一长就会成为晋国军民仇视的对象,捎带著也让姬仇从被百姓同情变成被百姓痛恨。不要忘了此时的晋国除了姬殤、姬仇的势力之外,还有以大夫师服为首的卿士集团的势力。这个势力並不比姬殤的势力小,甚至只强不弱,这也是姬殤继位之后不敢对师服等人大动干戈的原因。也就是说,师服这些人倒向谁,谁就会成为晋国真正的主宰。因此,目前还不是秦军出击的最佳时机。

蒙义想到这里站起身来对姬仇说:“大哥,你现在可以下令徵召民间青壮入伍了,现在我们应该击溃姬殤军的防线顺势扩大势力范围,但这个范围不宜过大。以我之见应以新絳为中心一百五十里的范围为宜。如此一来,一可打破姬殤的封锁,经营好新絳这块根基之地。二可藉此一战立威,让姬殤不敢轻举妄动,为大哥你积蓄实力奠定基础。从长远来看,採取步步为营的办法最为稳妥,因为可以大量的收取民心,这对大哥夺回君位有莫大的好处。小弟甚至可以相信,如果大哥按照这个步骤走的话,师服等人定会很快归附,甚至他们主动逼迫姬殤退位也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小弟不准备让秦军出战,秦军的作用只是替大哥你確保新絳固若金汤,夺位还得靠大哥自己。只是这样做时间会长一些,大哥要有耐心才是。”

姬仇:“二弟,你的想法和为兄不谋而合,就按照你说的办。贏鈹將军,本世子会儘快徵调青壮交给你来训练,本世子要的是光明正大夺回君位!”

贏鈹:“末將遵命,新徵调的青壮可交给百里询来训练,练成一批就补入新晋军一批。本將会根据兵力多少適时调整战法,请世子放心,也请公子放心。”

蒙义:“大兄,其实你刚才说秦军出战也是一个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和我说的办法比起来则是弊大於利,所以我没有採纳。这不是说大兄你想的不对,而是我替姬仇世子考虑的比较多一些,毕竟他將来是要当国君的,民心不可失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