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烤红薯(2/2)

裹珍看著他脚上湿透的解放鞋,鞋帮都冻硬了。她突然转身去厨房,从灶膛深处扒出来一个烤得恰到好处的红薯。这次她记得在表皮抹了一层蜂蜜,烤出来油亮亮的像刷了漆。

冯老三捧著红薯,热气熏得他眼圈发红。他小口小口地吃著,连皮都捨不得扔,最后把沾了蜜的指尖也舔了舔。

“真甜...“他憨憨地笑,胎记在晨光中变成温柔的淡紫色。

裹珍突然发现冯老三的袄袖口开线了。她找来针线要缝,他却死活不肯脱:“脏、太脏了...“最后妥协著让她穿著缝,针尖时不时扎到他粗糙的手腕,他也只是嘿嘿地笑。

腊月二十三祭灶的那天,裹珍用编坐垫挣的钱买了二斤五肉。冯老三在灶前忙活了半天,端出来的红烧肉却黑得像炭块。他懊恼得直搓手:“盐、盐放多了...“

裹珍夹了一块最黑的,就著红薯饭吃得很香。冯老三偷偷把好肉都挑到她碗里,自己啃著焦糊的肉皮。

夜里裹珍被咳嗽声惊醒。冯老三蜷在外间的木板床上,身上盖著那件当褥子的旧袄。她摸了摸他的额头,滚烫得像刚出炉的红薯。

卫生所离得远,裹珍就用土法子给他退烧。冯老三迷迷糊糊地喊冷,她便把家里所有被子都压在他身上。天快亮时烧退了,他却突然抓住她的手:“別、別走...“

裹珍这才发现他枕头下压著一张照片——是去年在镇上照相馆拍的,她站在院子里鉤坐垫,冯老三在背景里模糊成一道影子。

开春时裹珍在院子里的角落种了红薯苗。冯老三用废竹篾搭了架子,每天早晚都去浇水。有一次裹珍看见他偷偷对著红薯苗说话,结结巴巴的像在哄孩子。

第一茬红薯收穫时,冯老三在炭窑边垒了一个小烤炉。他烤的红薯越来越好,外焦里嫩,心能拉出长长的丝。裹珍经常拿一些去镇上交勾好的坐垫,老板娘尝了直夸:“比炒栗子还香!“

渐渐地,附近小孩放学总爱往他们院里跑。冯老三就蹲在烤炉边,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红薯。有次下大雨,他冒雨把红薯送到学校门口,用雨衣裹著烤炉,自己淋得像只落汤鸡。

裹珍给他熬薑汤时,听见他在外间数硬幣——是孩子们硬塞的零钱,统共不到五块钱。他却在笔记本上认真记著:“给英子鉤个书包...给铁军编个蟈蟈笼...“

八月十五那天,冯老三从工地回来特別晚。裹珍热了三遍饭,最后在门口发现一个竹篮——里面是一盒广式月饼,还有一双崭新的女式皮鞋。他蹲在煤堆旁啃冷红薯,鞋底沾著未乾的混凝土。

“工、工地上发的...“他支支吾吾地解释,手背上全是水泥灼出的红点。

裹珍把月饼掰开,莲蓉蛋黄馅的在月光下泛著油光。她强硬地塞了一半给冯老三,自己则试了试新鞋——尺码正好,鞋底软得像踩在上。

“合、合適吗?“冯老三紧张地问,手里捏著半块月饼捨不得吃。

裹珍没回答,只是转身去灶膛里扒出两个烤得流蜜的红薯。这次她学著冯老三的法子,在红薯心里塞了一颗红枣,甜香混著枣香在院子里飘散。

冯老三捧著红薯,烫得左手倒右手也不捨得放下。他咬了一口,突然哽咽起来:“甜...真甜...“

裹珍望著这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男人,他脸上的胎记在月光下变得很淡,眼里却映著灶膛里未熄的火光。夜风拂过院角的红薯藤,新长出的嫩叶沙沙作响,像在说著什么秘密。

“嗯。“裹珍轻轻应道,把另一颗红枣塞进他手里的红薯,“往后都这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