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为何(1/2)

说完之后,他便拿出一份奏章,让內侍转呈御前。

看到洪武皇帝去看他的奏章,胡惟庸心中略微有些得意的。

他知道,洪武皇帝非常在意民生,因此对於这个倒钞法,他也是非常上心,昨日议事结束之后,就立刻去办了。

问清楚了新钞细节,定出了详细旧钞换新钞的规则,他有把握,洪武皇帝一定会讚许的,甚至他还留了一点让洪武皇帝发挥的余地在里面。

不一会之后,洪武皇帝就看完了他的奏章,当即问他道:“卿调查了一贯钱的工墨钱需三十文,为何还定下这工本费要四十文?”

“回陛下的话,衙门要专门腾出人手给百姓换钞,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胡惟庸对皇帝的问话,丝毫不感到意外,立刻就回答道。

他其实心中非常清楚,洪武皇帝的心里,百姓比官吏更重要,说不定就会免了多出来的十文钱,以示他的仁德。

他之所以不乾脆主动去掉十文钱,就是要给洪武皇帝发挥的空间。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洪武皇帝却对他说道:“这个倒钞法关係到百姓对大明宝钞的信任,就不要收钱了,可免费更换!”

胡惟庸一听,顿时有些傻眼,全都免了?

回过神来,他忍不住提醒皇帝道:“陛下,要是全免了,百姓都拿旧钞来换新钞的话,朝廷就会多一笔开支了!”

朱元璋听了,却是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百姓用旧钞来换新钞,本身並不会因此多一些钱,只是让手中的宝钞还是值这个钱。虽说朝廷多一笔支出,只要能维持百姓对宝钞的信心,那也是值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进一步解释道:“否则百姓只是来换同一面值的新钞,但是却要多付出一些钱,这本身就是在告诉百姓,这宝钞的钱,就不值这么多钱了。如此一来,便会损及他们对宝钞的信任,以后宝钞只会越来越不值钱。这宝钞要是不值钱了,谁来承担此后果?”

此时的胡惟庸,可以说是大明朝的大管家,当然了解財政情况。他听完洪武皇帝的话,顿时就惊出了一身冷汗。

大明宝钞要是不值钱,那整个大明財政都会出现难以承受的后果!

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呢,就听洪武皇帝又对他说道:“各类赋税,只要是朝廷徵收的,也都改下,可以全都由宝钞来交付,宝钞面值是多少,朝廷就认多少。”

之前的时候,规定百姓缴纳赋税时,必须用“宝钞+实物”搭配,比如田赋的一部分就是用宝钞缴纳,其他还需要粮食。朱元璋听完了赵一民所说纸幣的本质之后,加深了他对纸幣的认知,因此,就趁著这个倒钞法討论的时候,决定改下赋税的收取,进一步强化百姓对宝钞的信任。

不得不说,朱元璋绝对是够聪明的,不需要別人详细教,他自己都能举一反三。

此时,胡惟庸听到他的旨意,顿时又是一惊,连忙提醒道:“陛下,要是百姓全都用宝钞来交的话,朝廷所需粮食从哪里来?”

洪武皇帝一听他的话,就明白他的认知,还停留在以前,而此时的自己,比他要高一个档次了。

於是,他便带著微笑,对胡惟庸说道:“如果朝廷都不能全认宝钞面值的话,你让百姓如何相信宝钞的面值?朝廷需要粮食,自然是可以用宝钞来买便是,至关重要一点,宝钞上是多少面额,就值多少钱,这才是最重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