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信用(2/2)
很明显,这个事情太过重要了,因此,他压根不在意天色的问题,要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再说。
朱標听了,也走了过去,在朱元璋身边站了,听赵一民说话。而朱镜静不知道为什么,却是走到了赵一民的身边,和他站在了一起。
赵一民倒没有注意这些细节,看著朱元璋,认真地说道:“我应该没记错,您会出一个叫做倒钞法,就是允许百姓用旧的大明宝钞去衙门换新的大明宝钞。这么做是没错,但是您却要收手续费,好像是一张几文钱,具体多少不记得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眉头一皱道:“怎么,这有什么问题么?朝廷新印的大明宝钞,总有成本的吧?收回来的旧钞,又不能再用,只能处理掉的。一新旧更换,总不能让朝廷亏钱吧?”
朱標听了,也是微微点头,感觉父皇说得有道理。
但是,赵一民又说了,大明宝钞会变得一文不值,这其中,到底是什么道理?
赵一民看他们理所当然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其实不明白纸幣是信用货幣的道理,便回答朱元璋道:“朝廷如果在这个倒钞法中收这个钱,那和民间收折旧费又有什么区別?”
朱元璋听了不由得一愣,但是他很快回过神来后说道:“怎么会没区別?民间收折旧费,却又无法把旧钞变成新钞,以后肯定会折损,最后不能用。但是,如果换了朝廷的新钞,虽然也是要点钱,可他们拿到了新钞啊,就不用担心短时间內,这大明宝钞会损坏不能用!”
表面上听起来,朱元璋说得確实有道理。就连赵一民都不由得想了一下之后,他才回答道:“这其实还是一样的。大明宝钞其实就是一张纸,但是却能代替金银铜钱作为货幣,成为商品买卖的等价物……”
他的话刚说到这里,就见朱元璋伸手摆摆道:“停停停,用听得懂的话来说!”
“哦。”赵一民被他提醒,知道自己有点背书了,便答应一声,用儘量通俗易懂的话继续说了起来。
“大明宝钞其实就是一张纸,上面印了多少钱,就能去换多少钱的东西,凭什么?凭得是老百姓相信,这个纸钱確实能值这么多钱,所以才会把自己的粮食什么的,去换回这么一张纸,再用纸去换其他东西。”
“可一旦老百姓都认为,这个纸钱其实不值这么多钱,那他们还会用同样的粮食去换同样的纸钱么?”
说到这里,赵一民看到朱元璋想说话的样子,便抢先继续说道:“其实,归根结底,老百姓相信这个纸钱之所以值那么多钱,是因为这纸钱值这么多钱是您,大明皇帝说的。换了其他人说,老百姓就不会相信。”
“而如今,如果旧钱换新钱,您要收钱的话,这就等於告诉老百姓说,您自己都认为用旧了的大明宝钞,其实没有面值上的那么多钱了,那您说,老百姓还会相信纸钱上印著的面值么?”
听完这些话,朱元璋皱著眉头想其中的道理。
没过一会,朱標忽然开口说道:“父皇,儿臣觉得一民说得有理。这个和老百姓自发收的折旧费,其实並没有什么区別。不管如何,都会让宝钞上的钱不值那么多钱了!”
听到他的话,朱元璋点点头,不过还是皱著眉头说道:“既然如此,回头就不要这个手续费了,这点成本,朝廷自己担了便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疑惑地问道:“就因为这,原本歷史上让大明宝钞一文不值了?”
他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因此便追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