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李茂森!我要杀了你!!(1/2)

第96章 李茂森!我要杀了你!!

说干就干,张导来到隔壁街上的大华电影院买票观看《秋菊打官司》。

在看电影之前,他反覆做好心理建设,告诉自己不要动气,也不要嫉妒,要平常心看待问题。

可电影一开场,看到那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来来往往的人群,以及音响里传来的西北小调,

张导禁不住握紧拳头,心里没来由冒出一些嫉妒的情绪。

这样好的电影场面应该由自己拍出来,而不是李茂森那个靠偷学成为导演的混蛋。

可现在李茂森提前拍出来,以后自己要是想拍就会变成模仿他,

张导气的咬紧牙齿。

隨后他又看到巩丽打扮成农村妇女的模样出现在银幕上,绿头巾、红袄,正是他最喜欢的色彩设计,全被李茂森那个贼娃子给学去了。

“无耻!太无耻了。”

张导气得紧紧抓住座椅扶手。

等看到秋菊家门口掛满红辣椒,村长门口掛满黄色玉米。

张导气得差点笑出来,这又是他在《红高粱》里用过的,而且比他在电影里运用得更熟练。

他从前只听说过熟能生巧,没想到偷多也能生巧。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看书就来 101 看书网,?0?????????????.??????超靠谱 】

这个混蛋,真想杀了他。

张导揉揉额头,气得脑瓜子疼。

他不想气出病来叫李茂森得意,便不停做深呼吸,来保持情绪稳定。

看了十多分钟,隨著剧情展开,他也渐渐看进去了,心思更多放在剧情上。

看到秋菊从乡里告到县里、市里,看到秋菊找人写状子,在市里找局长要说法,在街头差点搞丟妹子,最后村长被抓,秋菊满脸茫然无措。

张导忍不住嘆一口气。

这部电影不论从镜头设计,到敘事结构,色彩光线、配乐插曲,还是几个主演的表演,几乎没有明显的短板。

很多地方做得比他的电影更成熟。

叫他来拍也不一定能做得这么出色。

这也说明李茂森进步很大,而且越来越厉害。

想到这些,他心里更难受。

前年在《红高梁》剧组,他是高高在上的大导演,李茂森只是一个混跡在剧组里的小三。

当时要不是巩丽,他连多看一眼李茂森的兴趣也没有。

可仅仅过去两年,李茂森就成了著名导演,拍电影的能力不比他差多少。

照这样下去,再过两年,自己会不会被他远远甩开?

张导心里没来由生出一种急迫感。

“胖子,电影怎么样?”

“挺好的,巩丽学妹演得好,李导拍的也很好,他要是能让我演他的电影就更好了。”

张导在离开时,听到前面的胖子叫巩丽学妹,他好奇地看了一眼,那胖子像是中戏出来的演员傅,演过《骆驼祥子》。

旁边跟他说话的人声音很有磁性,听著也耳熟,像是个配音演员。

“最近听北电那群人说,李导拍电影的本事是跟张导学的,李导也算北电半个学生,他们特別骄傲。”

“听他们瞎吹,张导拍的电影虽然也不错,但比起李导还是有些差距,就《秋菊打官司》这种水平的电影,张导肯定拍不出来,北电也培养不出来李导这种大导演。”

“哈哈,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前面的人勾搭著宽厚的肩膀离开座位。

张导眼角抽了抽,把鸭舌帽往下一拉,防止被熟人认出来。

可刚走出电影院门口,一个自称是《燕京日报》记者把他当作普通观眾拦下,想採访他对电影的看法,张导压著帽子,说了句还行,大步离开现场上次在电影院门口没忍住说了几句怪话,事后每次想起来都很后悔,感觉自己表现得不够大气,这一次绝对不能再被记者利用。

记者望著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人像是李茂森导演传闻中的师父张大导演,他想起曾经见过的张导的照片,与那人长得一模一样,特別是那张脸,没有人能冒充,绝对是张导。

记者激动地拿出笔记本,郑重其事地记下张导对电影的评价一一还行!

“都看报纸了吗?《秋菊打官司》观影人次创纪录,现在那些媒体都在吹捧李茂森,好像要把那混蛋捧成国內导演第一人。”

酒吧里,姜导指了指报纸上的新闻报导。

“这是上面定下的调子,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冯导耸耸肩膀。

隨著《秋菊打官司》上映规模扩大,更多的媒体参与报导《秋菊打官司》。

由於李茂森接连拍出两部很正面也很有意义的电影,表现突出。

上面想把李茂森打造成文艺界典型,就不遗余力地夸讚李茂森,称他是年轻导演里的第一人,

还为他颁发许多奖章和荣誉证书,连工资每月也多了二十多块。

上面的目的是在为导演界树立標杆,要他们学习效仿。

虽然有骨气的导演们对此不屑一顾,但大多数导演都开始效仿李茂森,拍摄紧跟政策的电影。

“哎!”

姜导端起酒杯灌了一口,他们確实没有办法对付李茂森,但又不甘心就这样看著李茂森囂张得意。

从前他当眾嘲笑李茂森是小丑、莽夫,还带人揍他,

现在李茂森变成大导演,天才导演,文化名流。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反嘲讽,骂他有眼无珠,狗眼看人低。

每次想到这个他都非常不痛快。

“老薑,上次你不是说汪厂长准备退休吗,什么时候退?等汪厂长退休了,李茂森的好日子恐怕也到头了。”

王作家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