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亡政息(1/2)

万历六年,张居正以福建为清丈试点,至万历八年已完成全省土地清查,新增大量隱匿田亩。长汀县等地发放的归户由帖(土地所有权凭证)明確標註了土地面积、应缴税额,成为改革的重要物证。

今年全国清丈统计田地为7,013,976顷,较隆庆五年增加了233万顷,增幅近50%。这一成果极大扩充了税基,为一条鞭法的赋役摊派提供数据支撑。

如今南方基础稳固,今年前江西、浙江、南直隶等地已试行类似改革(如均平银、十段锦),且成效显著。例如海瑞在应天府推行后,田不荒芜,人不逃窜,钱粮不拖欠。

虽然北方遭遇抵制,山东东阿县在万历五年试行时,遭官僚地主强烈反对,诬称人心惊惶,欲弃地產以避之。但张居正力排眾议,斥责反对者歪曲事实,並强调法贵宜民,何分南北?在张居正的强硬下,最终保住试点成果。

朱翊钧很清楚,万历八年这一年,是改革阶段性成功的关键年,清丈土地超额完成,福建等试点验证了改革可行性,为全国推行扫除障碍。

但赋役合併的一条鞭法尚未全国实施,北方抵制问题待解。

明年,一条鞭法才会推行全国,其內容是將田赋、徭役等杂税简併为单一税目,按亩征银,徭役银部分摊入土地,减轻无地贫民负担,官收官解,由官府直接徵收银两,减少中间盘剥。

正值改革最关键的时候,张居正奋斗多年的成果即將遍地开,他的成圣之志就在眼前,张居正绝不会容忍其付之东流。

是人就会有弱点,张居正的弱点便在於此,而这也正是朱翊钧的成算。

“先生,內庭之事朕自有决断,如今正是改革的关键性时刻,这关乎天下万民,容不得半点的差错,先生要以天下百姓为重。”朱翊钧如此回话给张居正。

当话音落下,让如今早已老成持重的张居正神色骤变,眸中儘是震惊之色,心內翻江倒海一般,他著实没有想到,皇帝竟会这般回话,朱翊钧所料的全然不差,张居正决计不能接受自己一生努力的成果付之东流。

文华殿的气压瞬间低的可怕,殿內寂静无声,

这一刻张居正好似从未认识过眼前的帝王,此前种种是在隱忍偽装?一直在等著这一刻,还是皇帝已经迫不及待的要亲操权柄了?!张居正揣测不到,他看著气沉於渊,帝威甚重的皇帝,心绪难平,复杂至极的心情中,还有著一丝喜悦。

张居正清晰的认识到,再不能孩视皇帝了,他或许应该做出改变,酝酿了片刻,张居正道,“陛下应当很清楚,大明一朝传至陛下,隱患重重,各阶层的矛盾爆发,贪腐成风,国库空虚,军备鬆弛。

遥想太祖高皇帝,驱逐韃虏,恢復中华!开创了我大明皇朝,难道陛下忍心葬送了祖宗基业不成?!

大明是陛下的大明,也是天下人的大明,天下臣民皆视君若父,他们正处於水深火热之中,君父知否?!”

张居正如此显然是以此反將一军。

朱翊钧从容不迫,对此局面他是有所预料的,因为他很清楚,宦海浮沉三十余年,见识过了朝堂之上的各种残酷斗爭,想要拿捏住张居正明显不易。

“朕何尝不知,朕御极天下已有八年,张先生认为朕是昏庸之主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