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过不了多久就能够凑齐四大奸臣(1/2)

童贯虽然也是宦官,但是这个外貌,按照描述来说,又不像是宦官。

这么身材魁梧,还留有些鬍鬚的宦官,大概在某些地方是天生的。

他本人此时就在到江南来搜刮財富,並且为宫中受官家宠幸的嬪妃祈福。

总是有要求子的,而且赵官家的搜刮財富,那能叫搜刮么?

赵佶的追求,更多的还是在艺术上的。

凑巧的是,此时章惇下台以后,在开封的朝廷搭班子的,是韩忠彦和曾布,在宋哲宗去驾崩以后又有不少旧党的大臣回来了。

他们都回来了,大概就好起来了。

只不过要清算的时候,那是对著新党的这些重要人物一个个的开火,稍有些迟疑也会被加入进来一起喷。

现在哲宗时期的那些新党大臣,也就曾布这老头在那里,其余的主要人物跑到哪里的都有,当然了,清一色的左迁或者安置。

赵佶他是个年轻人,自然也爱玩,而且那些当时时髦的喜欢,丹青更是喜欢,甚至还总希望能够玩出点新样来。

这种皇帝么,黎风回来的路上,用充电宝给手机补了电,快到杭州的时候,就一直坐在马车上看著经过虫洞前准备的资料。

第一部分是一开始准备的,和苏軾有关的资料。

黎风本来是计划到常州和江寧,不过因为计算错了时间,还有蔡卞提到了苏軾还在路上,最快也要过了年才能够过来,这件事情就要放放。

之前苏颂还有还给蔡卞写信,他是对於“化外异人”兴趣很大的,蔡家大小姐的病,就是他老人家亲自找出来了验方,也只能够暂时吊住性命,最后还是这两人隨身携带的医疗包里的头孢胶囊解决了问题。

在古代这边,他们也不怕泄密,就是药品说明书给苏颂他老人家送去以后,这位80岁的老者兴致很高,保不齐还能一口气多活三四年。

他对於传统中医很有研究,但是西药这些成分,到底都是怎么回事,还是会有些好奇心的。

也是蔡卞在家里总是让著七夫人,没有苏翁开的方子顶著,哪有他宝贝闺女现在都会起身做女红了?

这说明书,也就直接附在蔡卞的信件里去了润州。

苏颂那些问题,黎风走之前,倒是留了一封亲笔信。

但是也看出来,书写手法是不一样的,毕竟古人用毛笔,而现代人用硬笔,加上书写和行文习惯,还有標点符號,总之就回了一封信给苏颂,而且还得按照他现在太子太保,赵郡公的身份。

开头是这样的:

呈太子太保赵郡公苏翁钧鉴:晚生邮储银行哈尔滨市新阳路支行信贷经理黎风俯首拜上......

不能称呼长辈名讳的,黎风写信的时候,提到了他们来这边的缘由,都要做什么事情,以及將来返回江寧这边的时候,一定要到润州登门拜访。

对於现代的事情,在北宋也就搞钱的蔡京,爱玩的苏軾和真的懂些科学的苏颂,他们三个人的好奇心是最大的。

可惜苏颂实在是太老了,他要是年轻个五岁,大概自己就坐著马车要去杭州探个究竟。

“黎风,我看你还得加点资料,而且以后弄一个更耐用的充电宝带在身上。”

“是啊,每次用完了以后,还都要关机,看著电量不够了,都是关机充电的。要是在这边能够建个电厂就好了,最好利用水力发电,可以供应苏杭......”

“可是我们也运不了太大的物件过来,你当这虫洞真的是任意门呢?”

“也是。”

只不过蔡京派来的老僕,听了以后,总是目瞪口呆。

之前黎风说话的时候,还都比较拘谨,而且注意保密。

不过考虑到在这边也没什么可以保密的,给蔡卞的女儿看过病以后,他们说话也就放开了一些。

蔡卞再怎么贬官,他也曾位列宰执之下,不会贬的太惨,最多也就是找个州府去监酒税,要么就是哪里的团练副使。

不过这种可能性应该也没有,蔡家兄弟虽然政治上有矛盾,但也没有什么下死手的理由。

黎风隨后要看的,就是蔡京的资料。

蔡京的僕人也有些吃惊,这些將来人可真够厉害的,能够驾驭雷电。

和阿骨打那边理解的,捕捉雷电以后蓄能的“雷电池”理论不一样,蔡京的僕人理解的就是雷公电母的本事,大概他们弄个“发电姬”,这就给解决了。

要是苏颂这样给同僚科普天文学知识,顺道还建设了个水运天相台的科学家,理解起来也会更加容易一些。

就是蔡京本人,也不会抗拒和那些教授们合影,甚至还拉上吕惠卿。

也好在是这些教授,用墨子的理论来解释照相机,以及后世的成像概念,才没有让照相机变成“妖邪之术”。

最离谱的事情,大概就是黎风返回的时候,看著浙大的一个歷史学教授,弄了个自拍杆,正在那里给杭州知州衙门里这些出游到洞霄宫来的大小官员合影。

至於比较正规的,还是各位士大夫坐在洞霄宫的门前,把桌椅板凳都摆好,居然还来了一个大合影。

但蔡京嫌弃电脑合成的字体难看,他还按照现代人掛横幅的格式,反向写出来了。

大宋元符三年冬杭州同僚游洞霄宫合影留念

黎风回来的时候,看到了这一幕,他本人都觉得离谱到家了。

蔡京看到他了以后,还招呼他过来。

“小子自江寧归,如何?”

这样喜欢交友的老登,就是放到现代人堆里,五十多岁的年纪大概都有点活泼过头了。

“此去见识良多,可惜东坡先生还在路上。”

至於那几个教授,听了苏东坡的事情,兴致立马就来了。

就是古代的文人都放在一块,东坡先生那也是顶流的存在。

这点吕惠卿和蔡京也都有心理准备,苏軾的文章写的太好了,就是作为政治对手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而且那些现代来的教授,一天多的时候要过来四个,他们在大学里面,不开会的时候,在文科这块也是百无聊赖,閒得发慌。

如今有了这种考察的机会,那也是挤破头都要过来的。

他们就透露出来了一些允许被提到的內容,在书法和绘画方面,蔡京虽说在t1行列,但是还有t0的存在。

顶流的那些人物里面,甚至还有官家本人,列位相公当中,诗歌、文章、书画各有所长。

甚至蔡京自己都觉得,他们兄弟早年学的是蔡襄的书法,又都是一个地方来的蔡家人,要排上去的是蔡襄,也没有什么问题。

能有一样占到顶流就不错了,但也有个每个地方都有他的,那就是苏东坡。

黎风一说话,这些教授们关注点又过来,他也就如实讲了,去江寧府见到蔡卞,给蔡卞的女儿治病,和蔡卞夫妇去给王安石祭扫,又给苏颂留了一封信,日后还要到润州和江寧拜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