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吃药的时候要遵照医嘱適量服用(1/2)
为了这次任务,黎风顺道研究了一下蔡京的家族。
至少有一点,蔡京的儿子有八个,一定是不会有蔡九的。
另外就是他的弟弟蔡卞,家里人丁並不兴旺。
他的妻子是王安石的小女儿,被外界称呼为七夫人,因为她,总是出现了“裙带”这个词。
蔡卞倒也不觉得尷尬,当初也是岳父王荆公欣赏他的品德学识才把掌上明珠一般的小女儿嫁给他。
只不过那是熙寧三年,蔡家兄弟高中进士的那一年,多少是榜下捉婿。
王安石的妻子吴夫人更是为女儿出嫁精心准备,超过了一般的规制。
她確实也是有才学韜略的女性,要不然也不能传出来一些逸闻。
但现在她是个担忧女儿性命的母亲,在看到了这头孢氨苄胶囊的包装盒,多少也有点迷惑。
“这是何物?”
“夫人,是大老爷从杭州派来的人进献的,据称对小姐的病有奇效。”
“怪也!”七夫人这边看到了以后,外包装没让她惊讶,配套的说明书上也是汉字配了一些古怪的文字,像是父亲为相时在开封见过的化外文字,但又不像。
至於里面的內容,她是能猜到的,但药物的用法用量,显然和医家所云不同。
担心女儿的性命,又想要用药,七夫人也就派个丫鬟出去。
“你去和老爷说,把大伯差遣的公人叫来,我有话要问。”
毕竟是王荆公的爱女,办事也总是要讲流程的。
这会儿蔡卞还在前面见客,黎风毕竟是蔡京信中提到的“化外之人”,还有些见识,兄弟两个都是那种好奇的老猫,多少也要问问来人,“化外之地”是如何光景。
还好黎风读的书多,而且课文依稀能够记得,应答倒是颇有章法。
虽说心疼这次出门的手机电量,但是黎风还是打开了,就要给蔡卞一观。
“学士,这也是洞霄宫,与今日相比,大为不同。这里是南京,但不是应天府,就是江寧府。”
“总统府?”
蔡卞看了照片,他就看到了一个光头以前住过的地方。
因为和蔡卞没有关係,甚至你要找蔡氏兄弟的后代,除了福建故里,大概就是琉球三十六姓里有蔡家人,以及……某岛。
蔡卞正要锐评岛上那只带疙瘩的两棲动物是螳臂当车,还要继续和黎风聊一聊“共和之政”的时候,七夫人派的丫鬟出来了。
说起来蔡卞和七夫人,两人多年也不过这一双儿女,女儿年长却也未曾及笄。
现在病成这样,倒也让夫人心疼。
“老爷,夫人差奴婢前来,要问大老爷处来的公人,这头孢该如何用药。若是二位公差知道如何用药,就进到后院,夫人也要问个究竟。”
“学士,此事不妥吧?”
“救命之事,有何不妥?何况救的又是小女的性命,二位且隨老夫过来。”
蔡卞这边,倒也顾不得那么多礼法了。
更何况,北宋末年还没有那么多道学先生,这都是南宋开始的,到明清进一步强化,以后就不是了。
对於女性权益来说,唐朝到北宋,也是妇女地位比较高的时期。
赵官家的宫中也有女官,不像是明朝秉笔的总是公公,清朝的时候是皇上批奏摺累的像是社畜。
因此到后堂敘话的时候,见到女眷也不是太过违背礼法的事情,更何况救命的时候,从七夫人这边派丫鬟,到黎风这边请示蔡卞,再到蔡卞同意。
总是符合整个流程的,而且也就几句话的事。
等到进入后堂,黎风也看到小姐的闺房里,那位徐娘半老的妇人,一定就是王夫人了。
金陵,王夫人……是容易串台。
“在下黎风,见过夫人。”
吕青山在后面,也跟著施礼。
他们两个的做法,都是按照赵云见到主母时的规矩来的。
虽说一般情况下见不到女眷,但难免也会遇到这种事情,总得有个预案。
也就是七夫人的父亲,大名鼎鼎的王安石,连导师都说他是主张改革的政治家,大概是不讲那么多规矩,就喜欢大刀阔斧的干。
但吴夫人和作为二小姐的七夫人,多少还是要讲礼数的。
“汝献得药来,可知其中用法?”
“夫人,说明书上写的,確实不为今用,乃是后世之用也。”
黎风紧接著就说了成人用法和小儿用量,因为蔡家大小姐的身体状况,也要减量应用,胶囊口服。
用量用法这块,大概是中西医差距最小的地方,根据病人情况调整。
另外就是华佗的麻沸散和西医的麻醉剂,在目的上是一致的。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蹟”的时刻。
用药见效再快,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至少这丫头烧的不是那么厉害了,七夫人悬著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一半。
毕竟还没有痊癒,而且用药也要很小心。
但夫人还是很大气的,她这边就要召唤个僕人来,要给些赏赐。
“夫人,不可。”黎风还得制止她要提供赏赐的行为,“我二人非为私利而来,何况青山久经行伍,不拿群眾一针一线,更不能要夫人的赏赐。至於在下,在银行供职,於银钱上也看管的紧。”
当然了,有的人过年给领导送礼的时候,也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抓得严,被查出来的是什么结果,可以说是五八门。
最轻的,大概也是个免职。
黎风可是知道,哪怕是指名赠送给他本人的,按照现代艺术品计价,蔡家兄弟两个是顶级大家,这艺术价值怕是也要值十万保底。
那就不是49.95英镑的问题了,这个作价汉弗莱能帮伯纳德摆平,但在银行里就不行了。
更何况北宋士大夫那是人均书法大师,级別越高的字就越好。
甚至最近这些大家都出现在长江以南:苏东坡在北返的路上;黄庭坚在调任途中;米芾在两淮东路任官,东坡先生来了他也会过江来拜访;至於蔡家兄弟两个,黎风都已经见到了。
他是不知道,自己来江寧府见蔡卞的时候,蔡京那里每天都至少要接待一个现代的大学教授,连厦门某个说话口音阴阳怪气还战斧双持的都来了。
而且大家聊的都很好,別管是歷史系的还是中文系的,都深入交换了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