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牵制(感谢百目星君打赏!)(1/2)
皮克特人是铁器时代晚期至中世纪早期活跃於不列顛北部(今苏格兰)的凯尔特族群,他们的名称源自拉丁语,意思是“彩绘者”,他们的战士以靛蓝植物汁液涂抹身体,绘製复杂战纹而得名。
皮克特人的语言属於凯尔特语族分支,与威尔斯语、布列塔尼语有亲缘关係,但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字。
在社会结构上,皮克特人和其他的蛮族差不多,以部落联盟形式存在,核心领土覆盖福斯河以北的苏格兰东部和北部,分为南北两大王国,北方以莫立郡为中心,南方中心则是在佩斯郡附近。
他们的每个部落都是由军事领袖或者祭司进行统治,形成鬆散的政治共同体。
皮克特人以游击战和伏击战术闻名,尤其擅长利用苏格兰高地的山地和森林地形。
他们经常佯装溃败引诱罗马军团进入预设伏击圈,隨后从树林或岩后突袭,而且他们的兵种很多,有步兵、战犬、弓箭手等等,应付起来很是麻烦。
现在不列顛行省的驻军缩减至不足万人,加上哈德良长城防线的兵力空虚,皮克特人趁机联合撒克逊海盗,从陆地和海上对不列顛南部发动周期性劫掠活动。
而且隨著劫掠的回报越来越多,皮克特部落与撒克逊海盗以及一些其他的蛮族组成『蛮族同盟』,目標直指罗马在不列顛的政治中心伦敦。
不过皮克特人的大本营在北部,虽然他们不停地朝南部移动,但是短时间內北部的据点依然无法割捨。
像是部落联盟的集会中心等一些关键性的建筑依然在北部,这对皮克特人来说非常的重要,是一种精神和心灵上的禁地。
“现在皮克特人的大部分兵力都在南部,他们的北部据点以及边境营地相比之前防御会差上不少。”
“你们只需要小规模袭扰皮克特人的北部据点就行,这样子会迫使在伦敦的皮克特人分兵北上,我们的压力会小一些。”君士坦丁说道。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样子既能削弱伦敦的蛮族兵力,又能向不列顛的精英阶层以及平民传递罗马仍然能够调动北部兵力的信號,侧面增加民眾对罗马的信任。
“你们需要多久才能够拿下伦敦?”
“现在即便是你们拿下伦敦,短时间內也不可能到哈德良长城。但是我们的粮食没有多少了,大概只能坚持三个月的时间。”
“我们可以通过劫掠蛮族同时节约粮食,但是最多也就是四个月的时间,再长的话我们就扛不住了。”塞尔瓦图斯问道,粮食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致命的问题。
“只要夺回伦敦,各类补给就能来到哈德良长城。”
“即便是罗马军团在三个月內赶不到这里,你们的压力也会小很多,这一点你不用担心。”
“不过按照计划,3个月內大部队应该能够赶到这里。”
“这次的远征最终目標是越过安敦尼长城,对皮克特人来一次彻底的反击战!”君士坦丁心中盘算了一下大概的时间说道。
“不可能...安敦尼长城现在基本上就是废墟了,我们就算是拿回来也没有什么用。”
“单单是重建安敦尼长城所需要的资源就是一个不可达到的数字,更不要说现在的情况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