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老谋子不简单(1/2)

张启民婉拒了金宇橙的挽留。

青年作家座谈会已经结束,吃过中饭已是下午两点多了,剩下的时间是自行安排。

张启民还是决定去一趟南京路。

1988年2月,原来的永安公司,不久前已经改建並冠名为申城“华联商厦”。华联商厦和申城市第一百货商店,共同构成了南京路上的两大商业巨头。

张启民先来到的是华联商厦。

正逢周末,商厦里面人山人海;柜檯里,商品种类繁多,特別是別处难以买到的紧俏商品在这里应有尽有。

改开已经到了1988年,物质的丰富点燃了消费的欲望,外面进到申城的紧俏商品,成了人们的抢手货。

张启民看到,排队购买申城牌手錶、凤凰牌自行车和蝴蝶牌缝纫机的队伍,一直延伸到外面的大马路上。就连还属於奢侈品的彩色电视机和洗衣机的柜檯,也人满为患。

张启民又来到了第一百货商店。

他买了一些赤豆松糕与四喜烤麩,这是申城的特產;看到人参蜂皇浆的时候,张启民心中一动,遂又买了几盒。

人参蜂皇浆,此时还是高端礼品,常被用於走亲访友。

但张启民买人参蜂皇浆的目的,却不是送人,他是买给家里的奶奶和母亲的。

张启民他还买了不少冠生园的大白兔奶,这可是延续了几十年的老品牌了,即使在瀧泉,也是喜闻乐见的果。

看到金鸡饼乾的时候,又吊起了张启民的记忆,遂又掏钱买了几盒。

等张启民回到静安宾馆时,不少参加青年作家会的人已经离去,没有离去的也外出购物或会友去了。

张启民本想找漠言再聊上一聊的,但问了前台服务员后,得知漠言已经退房,看似时间紧迫,当天应该已经离沪。

至于于华、苏瞳等人也没见到人影;孙柑露、各非等人都是申城本地人,根本没在静安宾馆入住。

第二天,张启民离开申城返回杭城。

回杭城的交通工具,张启选择了长途汽车。从静安这边去南方商厦乘车也不远。

当沪杭长途汽车沿著钱江北岸的海岸线一路前行,看著车窗外潮起潮落的景象时,张启民心中感慨良多。

这次申城之行,收穫还是很大的。

最大的收穫,是见到了巴老,得到了巴老的认可,儘管巴老已经不对外发声很多年了,一直在写自己的回忆录;特別是巴老强大的气场,一代文坛巨匠的点拨,让张启民受益良多。

其次,是认识了金宇橙,並在与李晓琳、陈永新他们的接触中,相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要知道,在前一世,这些文坛上的名人,对於张启民来说,都只是停留在杂誌上的印刷字。

当然,这次青年作家座谈会,张启民也领略了文学评论家们的风采,和漠言之间的討论,更是加深了对文学评论家们的认识。

杭城长途汽车站,在买到了回瀧泉的车票后,张启民於傍晚十分回到了瀧泉县城。

一种熟悉的感觉再次在张启民的心头產生。

眼前的瀧泉县城再次让张启民感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味道,狭小的街道、逼仄的房屋……

两天后。

张启民將在申城买的赤豆松糕、四喜烤麩和大白兔奶匀出一半,分成了数份,来到文化馆。

恰巧,胡永军正在办公室內,张启民其中一份放到了胡永的桌上:

“胡编,这是我给嫂子和孩子带的小礼品。”

“启民,以后不要再带礼物了,一每一趟出差都买礼品,太破费了!”

“没事儿,胡编,大家高兴高兴,再说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

张启民遂提著剩下的礼品去了王淑兰办公室。

等张启民送完礼物,再次回到办公室的时候,胡永军正站在办公桌前接电话,看胡永军的神情颇为紧张。

胡永军见到张启民回来了,对著话筒里说道:

“正好,他现在回来了,您亲自跟他说吧!”

张启民走上前,接过了胡永军手里的电话听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