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巴老要见你(1/2)
在眾人的注视下,张启民背起背包,跟李晓琳、陈永新离开了会场。
张启民走之前,和漠言握了握手。
漠言再次用他宽大的手掌拍了拍张启民的肩膀:“去吧。”
完全是一个老大哥在对他的弟弟说话的样子。
隨著李晓琳、陈永新和张启民的离开,会议室里正在休会的参会人员都悄悄议论起来:
“听说,晓琳是带著张启民去见巴老了……”
“真的吗?这个张启民看上去非常年轻,刚才我们似乎对他的评论太少了。”
“老陈还说,张启民不能归到先锋派里面……有欠考虑啊……”
“我们今天会场这么多人,巴老就只见张启民一个人?”
……
坐在漠言旁边的於华和苏瞳相互对望了一眼:什么?巴老要见张启民?
二人脸上都写著同样的表情。
康武路上,一幢独立式的园小洋楼。
张启民隨著李晓琳来到了小院內,一位女同志迎著李晓琳走了出来:
“晓琳,你们到了?”
李晓琳点点头。
女同志朝屋內喊道:“三哥,琳琳他们来了!”
隨著声音,一个中等身材,满头银髮,脸颊略显消瘦的老人健步走到了门口,一双眼睛里闪烁著慈祥的光芒。
李晓林赶忙上前,扶住老人的手臂,介绍道:
“爸爸,这位就是张启民。”
张启民愣了一愣,这就是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上的文坛巨匠,《收穫》杂誌的创始人巴老!
他赶忙上前一步,鞠了一躬,道:“巴老,您好!”
巴老注视著张启民,脸上带著微笑:“好!年轻人!”
隨后,张启民隨著几人来到了一楼的会客厅。
巴老的精神非常好,他笑呵呵地招呼大家坐下。
张启民注意到巴老穿著一身普通的冬装,四方脸,消瘦,但精神很好,特別是一双眼睛,闪烁著睿智的光芒,完全看不出是八十多岁的年龄。
巴老看向张启民时更是充满了慈祥,声音更是亲切:
“启民,你是钱江省瀧泉县人?”
张启民答道:“是的,巴老,我老家是钱江省瀧泉县下面的安仁乡。”
巴老点了点头:
“瀧泉,好地方啊,那里和闽建交界……”
巴老似乎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当中。
旁边的李晓琳轻声提醒道:
“爸爸,张启民的小说写得非常好。”
巴老闻言,沉思了一会儿,对张启民说道:
“我读过你的《大红灯笼》,確实是这样的,旧式家庭,女人多、孩子多,最后,大多数命运坎坷……”
张启民点头。
“能对旧式家庭写得这么逼真,不简单……”
巴老的话让张启民脸上一阵羞愧,不由自主问道:
“巴老,到底什么样的小说才是好小说?”
巴老没有犹豫,直接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